“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审计” 发现违法违纪行为200条
100个典型“串标”迹象
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116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反廉洁纪律行为清单
11类457项部门预算资金管理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原因对照表
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审计结果
359项公司风险控制点梳理
7大类41个问题!上市公司2022年报审阅发现存在的典型会计处理问题
一、财政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七、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扶贫领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类20项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及对应整改措施清单
不相容职务清单
中央部门单位2020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九、公检法系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二、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公立医院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类220项企业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企业关键领域风险清单(65个)
企业审计问题清单:10类23个共性问题81个表现形式
八、企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八项规定最新红线要求五大类45个方面
六、资源环境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医保违规主要问题汇总
十、行政事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一、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七、中央部门单位审计查出主要问题清单
十三、社保基金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二、市县重点事项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四、国外援贷款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合同风险防控的六类60个要点清单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审计5类38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国企经营管理行为关键合规要求180条
国有企业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问题及风险清单
地方高校审计发现的十大问题浅析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企业审计(2021年修订)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8个方面共368项清单
巡查审计常见36种违规问题及整改措施(案例)
工程审计问题负面清单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质量抽查主要问题汇总
建设项目审计常见24个问题及对策
投资审计的负面清单(11类23项)和审计事项清单(13类41项)
招投标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情况报告
某审计厅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浙江外国语学院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防范清单
相同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审计15类617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责任审计5类62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节日发放津补贴及福利不能触碰的“10大类31种”红线全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十类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归类解释汇编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问题11个方面200个具体案例
行政事业单位常见财务管理问题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55个问答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违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要点内容
违反支出预算管理法规行为审计清单(共97项)
集团公司审计:20方面39个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预算单位审计常见的60个问题
预算单位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定性与处理汇编
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2023-11-01    2023-11-01    28459 字  57 分钟

中央部门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审计署重点审计了41个部门及所属188家单位财政预算拨款2285.59亿元,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并重点关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部门本级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所属单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时有发生,国有资产管理不够严格高效。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时有发生

(一)利用部门职权或行业资源违规牟利、收费或转嫁摊派6.19亿元。

29家所属单位通过将业务转包、利用特许经营权与外部企业合作、出借资质证书帮助其他单位承揽业务等方式,违规牟利或收费5.58亿元;3个部门和7家所属单位违规举办评比表彰或论坛庆典、利用部门影响力等收费或转嫁摊派3176.51万元;5家所属单位违规举办培训班、合作办学或远程教育等收费2937.23万元。

(二)依法理财依规决策意识不强。

13家所属单位将培训费、资产处置收入等4.36亿元,账外存放或核算形成"小金库",2个部门和8家所属单位虚列支出、套取资金8079.67万元,其中471.85万元被用于吃喝、送礼等或涉嫌个人侵占。3个部门和29家所属单位铺张浪费,有的多花费2700多万元租用办公场所致人均面积达137平方米;有的超合同进度年底突击花钱8458.07万元。17家所属单位违反行业规定等开展业务或违规决策,造成损失(风险)4.31亿元。25家所属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或承担应由个人支付的商业保险等费用8795.66万元。5家所属单位部分领导干部违规持股或兼职取酬3578.39万元。

(三)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落实还需加强。

2个部门和3家所属单位无偿占用、换用下级单位公车或违规出借共计23辆;2个部门和9家所属单位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车36辆;34家所属单位仍未完成公车改革,涉及公车55辆。

二、国有资产管理不够严格

(一)部门资产底数不清。

共涉及32个部门,主要表现为账实不符、少计漏记、手续不全等。22个部门188.87万平方米房产、1989.94亩土地、4.79亿元固定或无形资产等,以及11.1万件字画、古籍等资产未入账或权属未变更等;9个部门2.7亿元资产、1.63万平方米房产账实不符或价值计量不准确;10个部门127万平方米房产、1245.26亩土地未办理产权证,对外投资44家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13个部门74个已验收或投用的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或转入固定资产,涉及125.91亿元。

(二)资产配置使用不够集约高效。

共涉及13个部门,主要表现为超标准违规配置与资产低效闲置现象并存。5个部门无预算或超预算租用房产1819.45平方米、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等3280.78万元,违规动用5.49亿元购建办公楼1.36万平方米。8

个部门52.17万平方米房产、70.35亩土地、299辆公务用车和1亿元设备等资产闲置或低效运转;5个部门在自有资产闲置或出租的情况下又租入同类资产,有的在公务用车闲置率达40%的情况下又租用超标准公务用车,个别部门花费2503.72万元购买的23台(套)设备超6年未拆封或2022年全年运行机时为零。

(三)随意处理处置资产。

共涉及25个部门的41.76万平方米房产、126辆车、1.54亿元办公设备等资产。22个部门未经批准或未进行评估出租房产等28.07万平方米,无偿出借或低价出租房产13.69万平方米、1.17亿元资产,减免或少收租金等9306.32万元;8个部门未按规定程序处置车辆、设备等资产,涉及126辆车、3752.96万元资产。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提出了审计建议:

一是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管理、财务核算、政府采购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坚决纠正违规收费、转嫁摊派等问题。

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坚持勤俭办事业。

三是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严格各类资产登记和核算,规范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行为,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合理调剂、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

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部门单位序号名称部门单位名称问题摘要
1财政部2021年至2022年,部本级通过多报专家参会天数等方式,多支付专家劳务费122.5万元,其中2022年84万元。
2017年至2021年,部本级228.93万元资产未登记入账。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开展大宗食材采购时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金额220.27万元;2020年至2022年,违规在绿化植树经费中列支其他支出103.5万元,其中2022年32.5万元。
所属预算评审中心2项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免费对外提供电子采购文件,涉及违规收费20.65万元;扩大评审业务专项经费范围列支未从事评审业务借用人员费用176.4万元;未经批准出租自有房产2556.16平方米并取得收入662.43万元,同时又超预算租用办公用房2172.32平方米。
所属离退休干部局、财政票据监管中心租用办公用房时,未按规定编制、少编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涉及面积1747.35平方米。
所属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超出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租用办公用房,超面积72.1平方米。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财经报社少计对外投资17.03万元。
2国家发展改革委至2022年底,所属国际合作中心2项国有资产处置收入2470万元未按规定上缴国库;2019年,1个项目采购服务时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通过内部比选方式确定供应商,涉及金额4234.38万元;2020年至2021年,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至2022年底,所属国际合作中心和所属培训中心下属新视野科贸有限公司对所投资的7家公司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其中6家的长期股权投资未纳入会计账簿核算,涉及金额1320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价格认证中心违规发放过节费5.45万元,其中2022年发放2.7万元;2018年至2022年,未经批准超出核定限高线发放工资452.82万元,其中2022年155.4万元。
所属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在承担外单位委托评审任务时,向参评项目单位违规收取评审费127.34万元;发放的445人次114.67万元项目评审专家费,所聘专家未按规定从专家库中抽取;在评审专家费中违规列支工作人员劳务费9.25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价格认证中心、国际合作中心3家单位未将存货等资产纳入会计账簿核算,涉及资产1481.51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按规定进行评估将部分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收入111.56万元。
2020年至2021年,主管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扩大1个项目经费支出范围,用于在职人员奖励和应由自有经费负担的课题支出,涉及金额404.02万元。
2021年,主管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未经审批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0万元。
3海关总署署本级未按规定将公房出售收入余额3804.99万元的20%安排用于购房补贴,而是另申请财政拨款用于发放职工住房补贴,多申领预算资金760万元。
至2022年底,署本级以拨作支虚列项目支出,实际结余资金982.42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署本级超工作实际需要支出78万元购置专业摄影摄像设备并支付相关运维服务费用28.4万元;在原有设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情况下,支出20.7万元购置音视频设备,造成原有设备闲置。
2021年至2022年,署本级超范围列支信息化基本建设支出804.71万元,其中2022年624.55万元。
署本级及所属汕头海关违规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工资等基本支出193.71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1家单位违规在1个项目中超范围列支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128.96万元,其中2022年64.46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海关总署物资装备采购中心违规允许第三方企业提供垄断性CA认证服务并收费,取得收入20.69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无偿占用总署办公用房2404平方米,少缴纳租金565.4万元,其中2022年127.23万元。
4税务总局至2022年底,局本级1个已投入使用的项目长期未办理竣工决算,相关资金1142.4万元未按规定清理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局本级和所属云南、贵州、江苏3省的7个税务局存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报不完整、项目实施未经集体决策等问题,涉及金额13520.95万元,其中2022年4360.8万元。
2021年,局本级3个项目超实际工作进度付款或超申报预算的标准采购,涉及金额1221.51万元。
所属深圳市税务局将已编入下属单位预算的上年结转资金,重复编入局本级预算,造成多编报预算11487.31万元;在自身房屋闲置的情况下,又支付39.56万元租赁房产用作职工宿舍。
所属浙江、江西、四川等4省的7个税务局的1887.9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所属河南省税务局票证库存量远超规定量,仍印制票证1003.8万份,发生印制费用38.74万元。
2018年至2022年11月,所属贵州省思南县税务局账外存放租金收入25.8万元,已用于购买高档烟酒等19.57万元。
所属河南、江苏、贵州等7省市的104个税务局存在公务用车闲置、定点维修管理不规范、超编制配备等问题。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上海、河北、江苏3省市的3个税务局超合同约定多支付物业费、劳务费等141.12万元,其中2022年73.97万元。
2021年至2022年10月,所属广东省税务局通过重复支付会议服务费等方式,向下属机关服务中心的2家酒店转移财政资金1697.18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江西、天津、四川3省市的7个税务局在单位会议室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仍在酒店组织培训和会议等,共支出103.12万元,其中2022年8.71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山东、四川、上海等4省市的5个税务局存在重复建设应用系统、为报废车辆购置保险和充值ETC卡、为已注销通讯号码支付费用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41.82万元,其中2022年11万元。
2021年和2022年,所属贵州、广东2省的5个税务局年底通过提前列支次年费用、预付合同款等方式突击花钱,涉及金额263.68万元,其中2022年15万元;至2022年底,所属云南、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21个税务局年底在加油卡、ETC卡余额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大额充值等方式突击花钱,余额共计317.81万元。
税务总局2021年至2022年,所属湖南、山东、河北等4省的8个税务局及主管的1家单位违规支付应由职工承担的商业保险费等费用153.03万元,其中2022年73.86万元;所属贵州、上海2省市的3个税务局为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承担水费、燃气费等费用1157万元,其中2022年545.92万元。
2021年至2022年9月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违规按照每月500元至1300元不等的标准为干部职工定额报销、发放交通补贴81.13万元,其中2022年36.4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四川、湖南、江西等5省的24个税务局超标准、无依据或扩大范围发放津补贴716.45万元,其中2022年307.43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湖南、福建、上海3省市的57个税务局的76名公职人员违规投资参股企业,涉及认缴出资额3425.55万元,其中2022年新增6人、涉及认缴出资额1237.48万元;所属浙江、河南2省的7个税务局的24名退休干部违规在社团组织兼职取酬152.84万元,其中2022年33.18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湖南、福建、江西等7省市的27个税务局未将367处房产的出租或处置收益1023.42万元上缴财政,其中2022年289.01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湖南、天津、陕西等13省市的229个税务局存在1905处、185.32万平方米房产和54处、12.14万平方米土地未入账等问题;所属陕西、河南、上海等7省市的28个税务局1401项价值688.96万元的设备未入账。
至2022年底,所属四川、北京、浙江等6省市的53个税务局超标准配置9711台(件)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家具,涉及资产价值3137.43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福建、湖南、江西等12省市的103个税务局原值67152.11万元的914处、51.66万平方米房产及原值1854.06万元的23处、4.69万平方米土地闲置。
至2022年底,所属云南、深圳、山东等9省市的31个税务局未经批准出租出借175处、4.01万平方米房产等,经测算应收未收租金1779.23万元,其中2022年835.58万元。
2021年,所属山东省沂水县税务局以采购智慧办税平台服务的名义虚列支出203.8万元,用于为干部职工购置手机及话费套餐。
2019年12月和2021年12月,所属湖南省3个税务局在实际未举办培训班的情况下,虚列培训费116.82万元转至账外。
2021年,所属陕西省2个税务局超预算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6.55万元。
5外交部至2022年底,部本级未及时清理盘活基建项目财政结余资金7863.65万元。
部本级未按规定将678.14万元房产租金收入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部本级2个中央基建投资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项目开工不及时,相关1279.58万元财政资金闲置。
2020年至2022年,部本级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或工程招标程序,涉及金额6205.12万元,其中2022年2012.19万元。
2020年至2022年,部本级超范围支出公用经费95.8万元,其中2022年47.9万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及7个所属预算单位的8个已竣工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金额8.88亿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及2个所属预算单位未将3个已完工且投入使用工程项目计入固定资产,涉及金额3.25亿元。
至2022年底,1个所属预算单位的1个房产购置及改扩建项目,因未进行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原改扩建方案无法实现,7023.35万元购置的房产闲置多年。
2019年至2022年,4个所属预算单位将4个项目拆分规避招标,涉及合同金额2029.25万元,其中2022年1434.2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1个所属单位超标准发放通讯补贴65.29万元,其中2022年21.28万元。
所属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2020年以来未经审批处置资产等,形成损失风险305.86万元;2010年以来,违规未经批准将1处房产无偿提供给外部公司使用,涉及面积76平方米。
所属1个单位对下属企业管控不严,在设立境外子公司过程中存在未签订合同即向境外个人汇款、以虚假合同冲抵应收款项、采购未按规定招标、缺乏境外资产产权登记等问题;品牌和对外投资管理混乱,部分对外投资形成损失风险;2003年以来,未经国有资产评估、集体决策且未报经审批,将1处房产低价对外出租。
至2022年8月,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未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上缴国库,资金结余6908.56万元。
2012年以来,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外交人员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审批对外出租房产,租金收入164.4万元未上缴财政,其中2022年52.8万元。
2016年至2022年8月,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少计租金及物业收入591.81万元,其中2022年83.44万元;2010年以来,未将收取的部分临时停车费、储藏室租金等共558.57万元纳入财务核算,其中2022年11.7万元。
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土地使用权底数不清,部分土地未入账核算和管理;部分房产未入账或被外单位长期占用,涉及占地面积8568.23平方米;419件物品账外存放。
至2022年8月,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对房产进行评估即对外出租,涉及面积5.46万平方米;1个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外交部3年后仍未完成竣工决算;部分重大事项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
2020年以来,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运道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汽车拍卖未按规定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涉及金额1828.55万元,其中2022年477.15万元。
至2022年8月,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房产出租收入等869.33万元未及时收缴,其中466.56万元已形成损失;部分房产管理薄弱,存在底数不清、被无偿占用、低价出租等问题。
2020年以来,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部分货物和服务采购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或集中采购,其中2022年涉及金额1374.1万元;基建项目管理中违规选择或指定项目承包方,其中2022年涉及1个项目、合同金额283.28万元;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不到位,存在超标准、超范围、超编制、超实际需求配车等问题,部分下属企业加油卡管理混乱;2011年至2014年,以市政配套设施用房的名义建设办公用房1处,涉及金额933.51万元;部分下属企业存在低价销售、商品采购缺乏质量控制、租赁业务风险控制不严等问题。
至2022年8月,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交远通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1项对外投资长期未入账核算且疏于管理。
2015年至2016年,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交远建筑有限公司违规许可外部公司使用其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以其名义承揽工程,从中收取管理费121.67万元,其中部分工程存在承担违约责任风险。
6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本级违规向其主管的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摊派项目建设费用240万元。
2020年至2022年,会本级以“场地服务费”名义虚列支出943.13万元,用于所属机关服务局人员经费,其中2022年146.35万元。
会本级对所属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1个对外合作项目监管不到位,形成损失777.7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88.04万元对外投资长期疏于管理,面临损失风险。
所属机关服务局未经审批清理注销1家下属企业。
7最高人民检察院院本级违规举办培训班收费2213.93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未按规定上交结余资金246.04万元。
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直接与服务商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涉及金额466.56万元;至2022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2个基建项目未及时转增固定资产,涉及金额5165.66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检察日报社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2辆;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表彰活动,支出701.2万元,其中2022年246.2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违规为在编人员发放补贴,涉及金额79.35万元,其中2022年20.4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影视中心通过虚假业务套取资金540.75万元,用于该中心相关人员业务联系奖励等支出,其中2022年213万元。
8公安部至2022年底,部本级3个项目结余资金未按规定及时上交财政,涉及金额2152.95万元,其中2022年1853.51万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2个基本建设项目未按期完工;1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部本级1个宣传服务项目未严格执行采购规定,先确定供应商实施项目,后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133.7万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1个工程项目少计固定资产4260.9万元、少计无形资产3270.7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未将部分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登记入账,涉及金额14.62万元,其中2022年5.53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等2个单位少计长期股权投资267.11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应上缴未上缴学费等非税收入1755.01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31.03万平方米房产、1245.26亩土地未办理产权登记;少计固定资产871.24万元、长期股权投资2434.01万元;无形资产未入账、未及时转销或核算不规范,涉及金额17.6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应招标集中采购的16项政府采购工程,直接委托下属北京中大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涉及金额6698.11万元,其中2022年1936.45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使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的1个项目进展缓慢,涉及的371.62万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低。
至2022年底,所属群众出版社部分古籍、字画等资产未登记入账。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未将639.61万元培训收入纳入学校账务统一核算;319.06万元科研仪器设备未达到规定的年度定额使用时间标准,使用效率较低;2020年,所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违规扩大“双一流”专项资金支出范围用于其他无关支出,涉及金额7.2万元。
所属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违规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单位摊派基本支出22.08万元。
9教育部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交通大学未按规定及时催收上缴学费等1035.73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交通大学未按规定规范或撤销9个未经审批设立的远程教育教学点,2022年取得相关学费收入124.39万元;开设的5个专业超出该校全日制专科专业范围,2022年取得相关学费收入150.88万元。
所属北京交通大学违反“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的规定,向食堂承包单位收取经营服务费等209.45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北京交通大学扩大支出范围,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列支无关支出56.65万元,其中2022年31.52万元。
所属北京交通大学在实验室智慧教学项目的供应商尚未履行合同约定、未达全额付款条件的情况下,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393.79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交通大学少计无形资产1431.42万元;未按规定转销已失效的专利561项;61942平方米、账面原值2.79亿元的房产未进行产权登记;下属的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等6户企业未按规定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涉及资产总额1.28亿元。
所属北京交通大学未报经审批对外出租房产37048.92平方米,取得租金收入6972.74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应在本级核算的1个对外培训项目相关收支违规转至下属子公司核算,涉及收入2112.33万元、支出1638.59万元,其中2022年收入728万元、支出681.34万元;2021年,所属中国教育电视台的2个节目制作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金额570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1个项目结余资金数人为调整为零,实际结余625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194.73万元报名考试费等未及时上缴财政;559.96万元学费等未及时催收并上缴财政。
2022年1月至4月,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下属青岛研究院违规与4家社会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语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取得收入104.25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经审批违规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取得学费收入1750.26万元。
2020年至2022年8月,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违反“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从学生食堂盈利”的规定,向食堂承包单位收取管理服务费等490.94万元。
教育部2018年至2022年8月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部分房产长期闲置,涉及建筑面积4490.72平方米、账面价值9633.98万元;未经审批违规对外出租房产或无偿提供给下属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涉及面积4890.9平方米、账面价值1796.36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将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的6个信息系统作为无形资产登记入账,涉及资金583.3万元。
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下属贸大华德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未将555.37万元房产出租收入上缴学校,其中2022年255.83万元。
2021年,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多媒体电器等物资200.65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4个教学建设项目未实施或未完成的情况下,超进度向供货方或施工方支付合同款1742.01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扩大支出范围,在2个专项经费中列支无关支出82.08万元;在2018年已结题的11个科研项目结余资金中列支无关支出192.46万元。
至2020年10月底,所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5辆公务用车未纳入学校账务核算,涉及账面价值202.58万元;2020年10月,拍卖其中3辆车的收入23.8万元也未纳入学校账务核算。
10科技部至2022年底,部本级2021年至2022年委托实施的2个项目已不具备实施条件,相关项目资金135.92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所属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未及时督促相关企业上缴股权投资收入2345.69万元。
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未及时督促下属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上缴2021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涉及金额225.54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北京日作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涉及资产价值1018.06万元。
所属信息中心违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开展经营活动的规定,与18家科技部所属事业单位签订服务合同收取网络接入服务费,涉及合同金额267.83万元,已取得收入218.27万元。
11中国科协至2022年底,会本级未及时上交1个信息化项目结余资金433.15万元。
会本级举办的中国科协年会未列入年度会议计划、也未按程序报批,实施中还扩大学术交流范畴举行见面会、成果展等。
至2022年底,会本级及所属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导报社未将3个已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作为无形资产登记入账,涉及资产价值112.15万元。
所属1个协会多编公用经费预算100万元。
所属服务中心扩大支出范围,在学术交流与学会服务工程项目中列支无关支出20万元。
12工业和信息化部至2022年底,部本级和所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违规未经批准无偿出借办公用房2511.28平方米。
所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属北京通信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在无公务用车编制的情况下,以租用方式变相配备1辆公务用车,至2022年底已支出租金等4.09万元。
所属辽宁省通信管理局未经批准购置2辆公务用车,涉及资金37.56万元。
所属中国电子学会未经批准违规筹办节庆活动,至2022年底支出活动费用115.2万元。
所属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未签订项目任务书的情况下,提前向3个科研项目牵头单位拨付资金480万元。
所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所属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下属艾迪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行政影响力收取会费、服务费等675.1万元。
所属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将依托职能无偿获取的数据编印成报告资料销售给29家机动车生产企业,违规获利15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47.99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1个应于2019年建成的项目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尚未竣工验收。
至2022年底,所属辽宁、吉林、安徽等19省通信管理局下属的34家事业单位,未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公务用车55辆;所属福建省通信管理局超编制配备5辆公务用车。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未将其认缴出资864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纳入账务核算。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电子学会未经批准出租房产1624.49平方米,涉及资产原值898.9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未将527项自有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登记入账;至2022年10月,未对2008年至2020年已完工投入使用的3个基建项目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并转为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涉及投资额2475.78万元;2021年,资产总账中新增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与分类账中新增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一致,二者相差3317.53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属3家企业的1218.11万元清算收入,未按规定作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财政。
2020年至2022年8月,所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依托行政资源向电信业务经营者违规收费840万元;违规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与7家企业签订咨询类中介服务合同代办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涉及合同金额544万元。2021年和2022年,违规将依托行政审批无偿取得的数据提供给外部单位获利120万元,其中2022年60万元。
2018年12月,所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批准,违规向下属公司无偿出借办公用房,涉及面积542平方米、资产原值700.23万元。
13民政部2020年7月至2022年底,所属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对医院卫生保洁服务事项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指定物业公司实施,涉及金额275.88万元,其中2022年110.35万元;2022年,该医院在委托招标代理公司开展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时,监管不到位,存在评标不当等影响中标结果问题,涉及采购金额339.61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6个项目采购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采购金额1764.51万元,其中2022年1179.51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地名学会违反“会费标准的额度应当明确,不得具有浮动性”的规定,按30万元至100万元浮动标准向理事单位和个人收取年度会费;存在公款私存、违规核销借款和列支工资、资产被违规占用或去向不明等问题,涉及金额31.03万元,其中2022年6.53万元。
2020年3月,所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违反决策程序,先认购理财产品,后补充投资决策,1655.26万元投资至2022年底逾期未收回,面临损失风险。
14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2021年,中心本级未按规定履行集中采购程序,将2021年至2023年物业服务直接委托所属物业公司实施,涉及金额504万元,其中2022年16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中心本级的“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平台技术及运营服务”项目采购招标程序不规范,部分建设内容在招标前已由最终中标的所属全资子公司中福彩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实施,涉及金额3444.42万元。
2013年以来,中心本级违规未经审批无偿出借或对外出租办公用房7015.21平方米,其中2022年收取租金890.01万元。
2020年至2022年,中心本级有4辆业务用车使用效率较低,其中2022年有2辆未使用、2辆各使用2次。
至2022年底,所属中福彩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涉及注册资本共计11550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中福益彩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项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未记账,涉及金额50万元;2021年底,该公司上报的国有资产决算报表中有9项与财务账簿记录不一致。
15国家林草局局本级和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2个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房屋改造项目,未按规定编报竣工财务决算,涉及投资额15250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机关服务局未经批准对外出租8处房产,且未将租金收入1627.8万元上缴财政,其中1579.16万元坐支;所属国际竹藤中心、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未经审批对外出租房产,取得租金收入4575.3万元,其中2022年1521.36万元;至2022年底,主管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应收未收房产租金125万元,其中2022年6万元。
所属国际竹藤中心和所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下属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分别实施的2个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1425万元项目资金至2022年底仅支出40.72万元。
2014年以来,所属中国林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对6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组织实施不力,涉及预算资金4764万元,至2022年底预算执行率仅66.64%。
至2022年底,所属信息中心、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未按规定将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5个项目计入资产,涉及固定资产8455.24万元、无形资产12255.24万元。
至2022年底,主管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少计无形资产135.57万元;所属机关服务局未将100万元对外投资登记入账。
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以“劳务费”等名义将2268万元财政资金转入6家民营企业,用于支付该院长期聘用人员工资等。
至2022年8月底,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未按规定将2个项目的结余资金52.3万元上交财政。
至2022年8月底,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未及时清查核销车辆等资产,造成账实不符,涉及金额884.87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3个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基建项目未按规定编报竣工财务决算,涉及金额3435万元;7个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基建项目未转增固定资产,涉及项目支出12366.04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少计长期股权投资1354.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8月,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违规开展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涉及合同金额1577.24万元。
2018年至2021年,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为未参与野外作业的人员等,购置服装、鞋帽等野外作业用品,涉及金额29.04万元。
2017年至2021年,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违规出借资质给23家公司用于承揽项目,其中17家公司已借此开展155个项目,涉及合同金额12492.91万元,规划院收取费用5153.91万元。
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违规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18.54万元会议费转嫁给参会人员等承担。
2017年至2018年,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在1个项目的2次设备招标采购中,未按规定将评审得分最高的供应商确定为唯一中标人,而由参与投标的全部3家企业共同中标,涉及合同金额697.19万元。
2020年,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下属1家公司未按规定开展资产评估即转让下属公司股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林草调查规划院尚未制定无形资产管理相关办法,未将82项专利权、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登记入账。
16国家铁路局2021年,局本级“铁路工程建设标准”项目超实际需求申报项目年度预算205.76万元,获批后一次性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3年工作经费。
2020年,局本级委托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承接“铁路工程建设部级工法初审工作”服务项目时,监管不到位,该协会以会议费名义变相收费66.9万元。
至2023年1月底,所属国家铁路局信息中心未按规定将2个已验收完工的基建项目结余资金202.28万元上交财政。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对委托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编制《铁路实用技术、规章与应用汇编》合同执行监管不严,该中心有关人员擅自许可学院参编人员违反委托合同约定使用合同内成果出版书籍,获取稿酬20.38万元。
17中国民航局局本级多申领购房补贴财政预算122.36万元。
所属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局信息中心未及时上交2个项目的结余资金172.19万元。
所属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的11个项目,未按时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或竣工财务决算。
所属中国民航局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3个政府采购项目,评标或询价采购程序不合规,涉及金额2123.31万元。
所属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无预算建设空管设备展示区,向有关企事业单位等转嫁费用112.8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所属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未经审批出租房屋资产,涉及资产原值5.1亿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下属2个中心违规从事经营活动并收费147.5万元。
2021年,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备案对外捐赠1架报废飞机,涉及资产原值401.16万元。
18农业农村部至2022年底,部本级2个基本建设项目结余资金1627.11万元未及时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部本级将7900.5平方米办公用房交由企业长期无偿使用。
2019年至2022年,部本级未经审批开展3项评比达标表彰,违规列支财政经费40万元、摊派费用415万元,其中2022年235万元;2021年,部本级向所属社团转嫁评比达标表彰费用220万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及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经审批开展3项创建示范活动,支出财政资金12.91万元,其中2022年5.4万元。
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1个基本建设项目中标单位违规分包监管不严,涉及金额2558.39万元。
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年底通过超进度付款等方式突击花钱,涉及金额842.68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经审批违规无偿出借121.11平方米办公用房。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自有房产闲置或出租的同时承租房产,支出财政资金66.76万元,其中2022年33.38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违规将已停止的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取费用178.03万元,其中2022年84.51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违规开展经营活动,涉及金额91.1万元,其中2022年75.5万元;发行2个期刊时变相摊派相关单位订阅,获取收入819.14万元,其中2022年390.73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属2家杂志社违规以新闻报道方式开展广告等经营业务,取得收入92万元,其中2022年16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农业科学院未经审批、资产评估和公开招租,违规出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饲料研究所科研副产品处置收入未及时收缴等,涉及金额8万元;对外投资的4家参股企业未入账,涉及投资额28.9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未按规定开展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即违规发放科技成果转化奖励1563.6万元。
至2022年底,主管的中国农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的10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执行缓慢,结转资金5936.07万元长期闲置。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农业科学院违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42人次,收取费用134.61万元,其中2022年105万元。
19商务部所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未严格审查,使不具备资格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并中标1个项目,涉及金额308.12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未按规定将受托管理的部分项目资金纳入账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涉及资金余额4619.8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广州广交会展览工程有限公司10600万元存货账实不符。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工程项目一期展馆区及能源站工程,未按期完成竣工决算。
2011年至2022年8月,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评估处置资产,涉及资产原值14188.89万元。
2017年至2019年,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将42项产权物业,以不合理低价委托给下属全资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广州物业发展公司出租及经营管理,后者从中获利19870.7万元。
2017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交会新大地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违规向所属企业或外部企业低价或无偿出租房产,少收租金206.36万元。
2020年,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招标程序,将1个基建项目主体工程设计直接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涉及金额1.05亿元;在1个基建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中,违规设置国家级奖励等加分规则,影响招投标公平公正性。
20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至2022年底,总社本级长期股权投资已对外转让,未进行相应账务调整,多计长期股权投资2000万元。
至2022年底,总社本级及所属科技推广中心、管理干部学院未合理计量18处房产,涉及面积12261.72平方米。
2022年,所属管理干部学院未经批准出租房产22289.73平方米,取得租金收入1543.28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审核把关不严,在下属合资企业其他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即先行拨付6个项目专项资金。
2018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宁波鑫海通达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新设并处置1家企业,投入该企业的349万元资产尚未收回。
2021年,所属科技推广中心未经批准以合作名义出租房产,取得租金收入220万元。
2017年至2018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1家企业存在股权纠纷等经营风险情况下,违规投入9000万元专项资金,项目建成后因股权纠纷闲置。
2018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滕州北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513.12万元采购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
2015年至2016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出借资金1亿元。
2014年,所属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截留专项资金1000万元。
21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本级审核把关不严,以所属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提供的虚假报销材料报销培训费115.91万元。
委本级1个项目执行缓慢,4.31亿元资金形成结转。
至2022年底,委本级未及时上交项目结余资金271.62万元。
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违规向下属企业无偿出借房产,涉及面积288平方米、资产原值172.6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考试考务费未及时催缴到位,涉及资金1986.76万元,其中2022年1665.6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科学技术研究所1个已完工并投用的基本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项目概算5.09亿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未按规定对部分品牌出资事项履行资产评估和报批等程序。
至2022年底,所属北京医院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项目未按期完成,相关594.8万元财政资金结转未充分发挥效益。
2020年至2022年,所属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计划外举办会议和培训15次,列支资金20.85万元,其中2022年4.68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北京帝思科商贸有限公司、成都欣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时,未按规定办理出资证明,股东权利行使存在法律风险。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创新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数字化支撑工程项目进展缓慢,部分项目资金闲置。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及下属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有20个商标权、405个专利权和4个软件著作权未入账;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683.24万元固定资产未入账。
2020年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产品推广服务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154065.19万元,其中2022年1月国家卫生至8月31234.44万元。
健康委2020年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药物研究所在自有的2辆公务用车长期闲置的情况下,无偿使用下属企业4辆车,并由下属企业支付维修等费用9.16万元;部分日常运行经费和劳务费未纳入账务核算,涉及资金401.96万元,其中2022年1月至8月107.44万元。
2020年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下属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在资金充裕情况下向银行贷款,增加财务费用477.1万元,其中2022年1月至8月86.76万元。
2021年,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基础医学研究所部分批量科研技术服务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276.17万元。
2008年至2021年,所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下属齐鲁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集体决策,向2家全资子公司提供借款1.28亿元。
2012年,所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违规与1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经营合作,造成损失183.29万元。
2020年至2022年8月底,所属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合作运营推广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程序不合规,涉及金额1677.86万元,其中2022年754.96万元。
22国务院参事室室本级挪用其他项目经费16.39万元用于房屋修缮改造。
至2022年底,室本级3个项目未按规定将结余资金41.92万元上交财政。
至2023年1月底,室本级及所属中华诗词研究院未将2021年至2022年受赠的6幅书画作品和4方砚台等资产登记入账。
至2023年1月底,室本级超编制配备3辆公务用车。
2020年至2021年,室本级购置的197台计算机未按计划配发导致闲置,涉及资产原值372.34万元。
2020年至2021年,室本级未经审批举办两届涉外论坛。
2018年至2020年,室本级3个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
2017年至2022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公开招标签订或续签办公用房租赁合同,支付房租2493.63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未经备案发行增刊,取得收入69.5万元。
2017年至2020年,所属中华诗词研究院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表彰活动,由承办单位支付奖金16万元。
23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20年至2022年,局本级向所属《中国消防》杂志社转嫁13个新媒体账号的运营维护费、专家劳务费等252.55万元。
2021年,局本级未经报批处置资产1375.9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未经批准出借公务用车4辆,至2023年2月底仍未收回,涉及资产原值161.17万元。
2020年,局本级未经批准和公开招标,购买进口储备物资,涉及金额1900.8万元。
至2022年底,局本级及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等4家所属单位的非税收入5612.74万元未上缴国库。
管理的四川消防研究所违规将建筑工程分解发包,造成损失94万元。
所属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为职工等配备手机,涉及金额76.3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等7个总队超标准配备办公设备,涉及金额143.35万元,其中2022年13.03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及下属19个支队的63辆消防车、200套移动通信工具未计入固定资产账,涉及金额21979.79万元;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7处消防站和办公用房未计入固定资产账,涉及面积24005.06平方米。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及下属西城区、通州区支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19个基建项目,未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或未转增固定资产。
至2022年8月底,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未清理上交结余资金2013.98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消防》杂志社的部分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涉及金额35.83万元。
2018年至2021年,管理的四川消防研究所所属3家公司在公务接待中违规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涉及金额51.65万元。
2020年,管理的天津消防研究所1个项目部分建设内容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原应急管及金额381.60万元。
理部消防救援局2020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及西城区、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以拨代支,虚列项目支出444.67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在举办会议等活动中发生非必要支出422.85万元。
2020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向下属支队转嫁培训费用21.56万元。
2021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下属西城区、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未经公开招标与原供应商续签服务采购合同,涉及金额4846.1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下属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1个项目超预算支出121.39万元。
2020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下属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为职工等配备手机,涉及金额182.2万元;未经审批擅自变更采购合同约定事项,涉及合同金额101万元。
2021年,所属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下属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补充合同时,超过国家有关规定限额,涉及合同金额33.78万元。
24市场监管总局至2022年底,局本级未将2003年至2010年非税收入32.27万元上缴财政。
至2022年底,局本级未及时办理已竣工验收项目财务决算及计入固定资产,涉及项目投资102.43万元。
至2022年底,局本级资产账簿登记公务用车76辆,实有公务用车36辆,资产账实不符差异1725.95万元。
2018年,局本级违规将2辆单价较低的公务用车与原所属单位换用,至2022年底仍有1辆未换回。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未及时盘活闲置、低效运转的大型仪器,涉及资产原值7659.08万元。
至2022年8月底,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8项大型科研仪器使用率低,部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涉及资产原值1686.5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少计专利无形资产111.48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应核销未核销长期股权投资1250万元。
市场监管2015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审批,将6043.14平方米总局房产无偿出借给所属单位和企业。
所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个基建项目,未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变更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导致部分建设内容无法实施,涉及投资概算7000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工商出版社有限公司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并收取赞助费735万元,其中2022年200万元。
所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审批调剂使用设备费预算21.7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将已验收使用的6个信息系统计入无形资产,涉及金额111.69万元;下属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未将55项专利权、20个信息系统计入无形资产,涉及金额458.1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下属中检国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开展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贸易,出借资金13897.99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下属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市场监管行政资源有偿服务并收费319.7万元,其中2022年78.89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下属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大额投资未经集体决策,涉及金额25900万元。
25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至2022年,局本级以业务专项名义申领经费2359.77万元,用于解决建设业务用房自筹资金缺口,其中2022年690.33万元。
2017年至2022年,局本级超编制超标准租用2辆公务用车,涉及金额267.25万元。
所属专利局违规在专项经费中列支取暖费等无关费用161.27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依托行政资源,违规开展与专利审查相关的咨询服务等营利活动,涉及金额71.1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商标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2家单位未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购买绿植租摆服务等350.17万元。
2021年至2022年底,所属商标局1辆公务用车闲置,涉及资产原值28.41万元。
2015年至2022年,主管的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所属中国专利信息中心,违规转包分包政府采购项目,涉及金额3997.44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下属的北京国知创投科技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涉及资产338.33万元。
2021年至2022年,主管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占用下属子公司公务用车7辆。
2021年至2022年,主管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违规提供经营性在线翻译服务并收费28.14万元,其中2022年21.81万元。
至2022年底,主管的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违规无偿占用专利局名下5555平方米办公用房。
2020年至2022年,主管的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强制专利代理机构购买专利保险1193.2万元,其中2022年400.53万元。
26广电总局2019年以来,局本级对1个项目追踪问效不到位,导致项目未按时完成,相关财政支出78.8万元绩效不佳。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厅及排练设施项目已逾计划工期4年未完工。
至2022年底,主管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使用6家无资质公司的网络基础设施开展数据传输服务,违规经营获利4343.62万元,其中2022年672.29万元。
27新华社至2022年底,社本级3个应于2018年、1个应于2022年完工的项目,因前期准备不充分、组织管理不到位等仍未完工,相关8715万元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发挥效益。
至2022年底,社本级1处房产重复登记入账,造成多计资产5202.72万元。
至2022年底,社本级未经批准,违规将7119.16平方米办公用房提供给3家所属企业无偿使用。
2021年,所属中国广告联合有限公司虚列会议支出142万元。
2019年至2022年,所属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告联合有限公司,通过虚构经济业务、将代理业务全额计入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43029.68万元,其中2022年7201.68万元。
所属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批准开展8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67022.81平方米房产未及时办理产权证。
至2022年底,所属中国经济信息社有限公司、中国图片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2020年和2021年,所属参考消息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违规通过新闻报道方式开展广告等经营业务,涉及合同金额330万元。
2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心本级动用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487.32万元维修改造办公用房等,未纳入部门预算。
中心本级在专项经费中违规列支所属信息中心印刷费49.13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信息中心在未取得出版许可和准印证的情况下,违规编印发行刊物取得收入1490.84万元,其中2022年607.49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经济时报社未按规定标注广告标识,收取版面费发布宣传文章,涉及金额1810.43万元,其中2022年745.79万元。
29国家能源局至2022年底,局本级少计服务器等15项固定资产、软件等16项无形资产,涉及资产原值2991.25万元。
2021年至2022年,局本级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专项经费中,违规列支司机工资等费用324.99万元,其中2022年160.31万元。
30文化和旅游部部本级在1个项目中违规列支与项目建设内容无关的费用452万元。
部本级134.79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部本级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委托所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接相关项目,涉及金额151万元。
至2022年底,部本级账簿登记的2辆汽车无实物,账实不符,涉及资产原值116.55万元。
部本级未经批准计划外举办1个培训班,涉及金额27万元。
部本级违规未经批准无偿出借办公用房1531.84平方米。
所属故宫博物院超进度支付委托出版图书费801.13万元,未按规定上交结余资金23.49万元,以租用形式长期超批复数配备1辆公务用车;至2022年8月底,少计无形资产1302.13万元、存货1473万元、固定资产3079.5万元,部分资产长期闲置;2019年,超范围、超标准列支会议费275.42万元。下属故宫文化发展公司少计3家参股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所属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委托开发的软件系统未按时完成,目前系统后续运行的技术环境发生变化,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已支付的255.7万元财政资金面临损失。
所属恭王府博物馆超标准发放工资205.67万元,超标准支付职工补充医疗保险72.64万元;至2022年底,价值432.6万元藏品未计入固定资产。
所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的3个项目因前期准备不足进展缓慢,至2022年底结转资金2439.07万元。
所属中国交响乐团未经批准核销坏账24万元。
31中国人民银行行本级在1个项目采购中违规设置有利于特定供应商等的歧视性条款,涉及金额2.91亿元。
所属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未按规定上交结余资金1234.42万元。
2021年至2022年,所属长沙中心支行采购的残钞销毁设备因不达合同要求无法验收,只能通过焚烧等方式销毁残钞,增加预算支出184.49万元,其中2022年100.79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金融时报社超标准发放通讯补贴34.18万元,其中2022年8.25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金融时报社下属中国金融家杂志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失效多年,仍长期违规以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对外开展经营活动,2022年经营收入1049.68万元;2021年至2022年,未按规定采取竞争性方式、也未经集体决策选择资金存放银行,涉及存款1700万元,其中2022年600万元。
2020年,所属数字货币研究所人均工资增幅为27.93%,是规定最高增幅的8倍。
2022年5月以来,主管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属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落实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相关要求不到位,向民营企业收取相关费用4605.94万元。
2020年至2022年,主管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租赁的大量房产闲置,涉及租金2774.32万元,其中2022年830.28万元;未经集体决策违规开展短期理财,到期后因相关方违约未兑付,464.98万元本金未收回。
管理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无实际相应支出情况下虚列预算支出7103.01万元;2020年至2022年,挤占所属外汇中心预算经费1176.4万元,其中2022年305.2万元。
32原银保监会至2022年底,会本级少计无形资产912万元。
主管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采购合同到期后,未重新履行公开招标程序即续约,同时未按规定集中采购,涉及金额342.96万元;2021年和2022年,在实际未发生福利费支出的情况下,虚列福利费支出502.98万元和474.04万元。
主管的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超标准配备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1辆。2021年至2022年,违反“保本微利”的运行原则,将依托行政资源获得的农险业务转分包,赚取管理费差价1.99亿元,其中2022年1.17亿元。
33社保基金会会本级编报的2个项目预算部分内容不实,获批的1700万元预算中有1076万元实际被挪用于基本支出。
会本级在项目经费中违规列支员工福利费36.48万元。
会本级违规将应竞价的2个政府采购项目改以磋商方式实施,涉及合同金额285万元。
34中国证监会至2022年底,所属浙江证监局未按规定上交结余资金580.99万元。
所属河南、湖北证监局未办理5157平方米房产权属证书;所属大连证监局未经批准出租出借房产99.3平方米。
所属湖南证监局未按规定与其投资的企业湖南证券大厦管理服务中心脱钩;所属17家证监局未按规定在2020年底前与辖区内下属证券基金期货类行业协会脱钩。
所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名义,将1500.01万元资金交由保险公司代为核算;所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虚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支出150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违规,为职工及其家属购买非医疗类商业保险78.45万元,其中2022年15.36万元;所属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为职工家属报销医疗费319.64万元,其中2022年25.68万元。
35国务院国资委至2022年底,委本级和所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3个项目结余资金47.94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2年底,委本级和原主管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已完工投用的3个基建项目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投资4929万元。
所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违规占用下属企业车辆6辆,并由下属企业承担加油、保养等费用20.77万元。
至2022年底,所属国资委信息中心3个基建项目因可行性研究论证不充分等进展缓慢,3328.5万元财政资金闲置。
至2022年底,所属国资委机械机关服务中心超合同进度付款106.1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品开发中心违规向下属企业转嫁接待费用32.81万元,其中2022年4.95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违规通过下属企业为本单位干部职工发放补贴、奖金及劳务费2823.99万元,其中2022年1013.9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国资委物资机关服务中心、国资委机械机关服务中心、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等4家单位,将应纳入本单位账务核算的资产出租等收入3.08亿元交由下属企业核算,其中2022年2694.25万元。
2018年至2022年,所属中国硅酸盐学会违反“预算单位不得采取购买理财产品的方式存放资金”的规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9.72亿元,其中2022年2.34亿元。
2017年至2022年,所属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等5家单位,未经批准出租出借房产18700.34平方米,共收取租金4264.08万元,其中2022年2225.87万元。
2017年至2020年,所属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未经批准向下属企业出借资金1.03亿元,其中2000万元未收取利息。
36国家民委所属西南民族大学校本级82.12万平方米房产未办理产权登记,涉及资产原值19.14亿元。
校本级4698项盘亏资产未按规定及时处理,涉及资产原值2565.1万元。
2018年至2021年,校本级未经集体研究对外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由合作办学单位等收取学费672.84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校本级将应自行收取并上缴财政的学费2206.32万元,违规授权给合作办学单位代收,其中1551.59万元由合作办学单位实际管理使用,既未上缴中央财政专户,也未纳入学校账务核算。
2020年至2022年,校本级未按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费专项管理,而是与教学运行费等混用,涉及金额159.45万元,其中2022年18.73万元。
2020年至2022年,校本级在设备购置专项经费中违规列支设备运行维护等公用支出1728.89万元,其中2022年653.7万元。
2016年以来,校本级未经审批将14629.7平方米房产交由所属企业经营,涉及资产原值3957.99万元,其中2018年至2022年未收取租金。
2009年以来,校本级未经报备将4264.04平方米商铺门面房出租,涉及资产原值326.73万元。2019年合同到期后至2022年,校本级未将出租房产收回,也未收取房租。
至2022年底,校本级接受捐赠的149头牦牛未估值入账,涉及估算价值48.25万元。
37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本级违规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中列支公用经费464.36万元。
至2022年8月底,所本级的1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总投资13686万元。
所本级少计长期股权投资6892.57万元;对外投资股利等230.31万元未入账。
所本级未经批准无偿出借450平方米办公用房供外部单位使用。
2020年和2021年,所本级违规自行多计提科研用房使用费2029.21万元。
3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至2022年8月底,会本级(中心本级)结余资金3343.46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2020年至2022年,会本级资助资金发放与监管不到位,有139名科研人员获得3047.79万元资助后实际未开展研究工作,6名重复申请获得资助140万元,其中2022年56万元。
2021年至2022年,会本级审核把关不严,有11名科研失信人员获得资助或作为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其中2022年10名。
2018年以来,中心本级628.2平方米房产长期闲置。
39交通运输部所属中国船级社2020年至2022年,社本级超合同约定向所属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多支付培训研发费用2065.43万元,其中2022年1080.14万元。
2020年至2022年,社本级未经批准核销应收账款1147.45万元,其中2022年106.33万元。
至2022年8月底,社本级未将6个软件系统计入无形资产,涉及金额756.49万元。
2020年至2022年,社本级未经公开招标采购餐厅食品和信息化建设等服务,已付款4584.71万元,其中2022年263.42万元。
2020年至2022年,社本级违规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目录之外的职业资格考试并收取考务费1411.78万元,其中2022年418.49万元。
2020年,社本级在业务用房标准未获核准的情况下,未经批准动用5.4亿元资金,以业务用房名义为所属广州分社购置包含办公用房的办公楼12216平方米。
2020年至2021年,社本级依托行政权力违规向企业摊派纪录片拍摄费用270万元。
2021年,所属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在3个科研项目中列支非科研人员人工费532.26万元,借以多享受科研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59.88万元。
40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20年至2022年8月,院本级将自行承接、实施的项目,以所属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将应纳入院本级核算的收入4264.09万元转至该公司核算,其中2022年229.8万元。院本级相关处室已在该公司报销费用等1713.44万元。
至2022年8月底,院本级与其他单位合建的综合楼建成11年仍未办理权属证书,涉及面积4420平方米。
2020年至2022年8月,院本级通过编造会议计划、报销资料等虚列会议费373.87万元拨付有关宾馆,实际用于日常住宿、用餐等支出,其中2022年26.91万元。
2019年底至2022年8月,院本级违规将自有及所属企业办公用房121.18平方米无偿提供给外单位使用。
2021年,院本级违规开展技术审查等与水利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取得收入841万元。
2021年,院本级违规决策放弃所属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的分红收益391万元。
2021年底,院本级在7个财政项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未编列设备采购预算,突击使用剩余资金176.07万元采购计算机等设备114台套。至2022年8月底,仍有价值111.38万元的设备闲置未用。
所属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施工方,未经集体决策为建设方垫付资金15511.62万元,存在损失风险。
2020年至2022年8月,所属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有限公司为达到工程咨询、设计甲级资信(资质)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结构等要求,在甲级资信(资质)续期申请时使用院本级44名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成功续期后藉此承接18个项目,涉及合同金额5714.49万元,其中2022年1580.28万元。
41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所属科学研究院至2022年底,院本级1个建设项目超期1年未开工、1个建设项目逾期2年未完工,涉及财政资金1940万元。
2020年至2022年,院本级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中,违规列支与科研任务无关的费用15.78万元,其中2022年4.5万元。
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院本级未经批准对外出租房产5716.01平方米,共收取租金709.44万元,其中2022年504.84万元;2007年至2022年8月,院本级违规未经批准无偿向3户所属企业出借房产11486.98平方米;2008年6月至2022年8月,院本级违规减免出租给所属北京双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科研用房租金,共少收248.84万元,其中2022年12.32万元。
至2022年8月,院本级已获授权的14项知识产权、已投入使用的14个软件系统未计入无形资产,涉及金额287.26万元。
国家粮食2019年至2022年8月,院本级将物业费用等860.2万元转嫁给所属北京国粮物和储备局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其中2022年156.61万元。
所属科学研究院2020年至2021年,院本级未经招标,先委托所属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支付37.4万元采购2台设备,由院本级实际使用,又通过虚假招标,安排中标中间商加价采购上述2台设备,价款62万元由院本级实际支付。中间商和所属东孚久恒仪器公司分别从中获利13.6万元、11万元。
2015年至2016年,院本级违规批准所属保定市清苑区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将本应公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以邀请招标方式采购,中标方为该院所属北京国贸东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双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涉及合同金额434.54万元。
至2022年8月,所属保定市清苑区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1个已投用项目,未及时转增固定资产9699.46万元。
2021年,所属北京东孚久恒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在支付凭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以促成销售业务为名,向其他企业支付居间服务费2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