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审计” 发现违法违纪行为200条
100个典型“串标”迹象
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116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反廉洁纪律行为清单
11类457项部门预算资金管理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原因对照表
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审计结果
359项公司风险控制点梳理
7大类41个问题!上市公司2022年报审阅发现存在的典型会计处理问题
一、财政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七、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扶贫领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类20项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及对应整改措施清单
不相容职务清单
中央部门单位2020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九、公检法系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二、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公立医院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类220项企业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企业关键领域风险清单(65个)
企业审计问题清单:10类23个共性问题81个表现形式
八、企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八项规定最新红线要求五大类45个方面
六、资源环境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医保违规主要问题汇总
十、行政事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一、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七、中央部门单位审计查出主要问题清单
十三、社保基金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二、市县重点事项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四、国外援贷款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合同风险防控的六类60个要点清单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审计5类38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国企经营管理行为关键合规要求180条
国有企业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问题及风险清单
地方高校审计发现的十大问题浅析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企业审计(2021年修订)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8个方面共368项清单
巡查审计常见36种违规问题及整改措施(案例)
工程审计问题负面清单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质量抽查主要问题汇总
建设项目审计常见24个问题及对策
投资审计的负面清单(11类23项)和审计事项清单(13类41项)
招投标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情况报告
某审计厅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浙江外国语学院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防范清单
相同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审计15类617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责任审计5类62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节日发放津补贴及福利不能触碰的“10大类31种”红线全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十类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归类解释汇编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问题11个方面200个具体案例
行政事业单位常见财务管理问题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55个问答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违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要点内容
违反支出预算管理法规行为审计清单(共97项)
集团公司审计:20方面39个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预算单位审计常见的60个问题
预算单位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定性与处理汇编
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2023-11-01    2023-11-01    33851 字  68 分钟

中央部门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审计署依法审计了41个中央部门和所属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对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下属单位层级多、数量大的部门进行了重点延伸,共抽查财政拨款2100.16亿元,并继续重点关注行政事业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财政资源统筹还有待加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够严格,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仍有发生,部分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财政资源统筹有待加强

(一)部分收入未上缴。

2021年,已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6户部属企业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487.81万元;6个部门和13家所属单位项目结余资金9068.01万元未及时清理上交财政;5个部门和15家所属单位5.03亿元非税收入未上缴财政。

(二)财政收支统筹兼顾不够。

一方面,多申领预算。10个部门和18家所属单位在专项资金结存的情况下又申报同类资金,造成54.48亿元闲置;4个部门和4家所属单位在已有足额预算安排、无预算需求等情况下,多申领11.78亿元。另一方面,部分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14个部门和150家所属单位未将事业收入、结转资金等34.36亿元纳入部门预算;8个部门未将24家所属单位纳入预算管理,涉及2021年收入7.26亿元。

二、违反财经纪律和过紧日子要求。

共涉及25个部门和121家所属单位资金25.73亿元。

(一)违规使用财政资金。

7个部门和24家所属单位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6908.34万元;3个部门和17家所属单位在年底前超进度支付、以拨作支等5505.6万元;6个部门和11家所属单位通过挤占项目专项、转嫁摊派等方式增加一般性支出2.68亿元;2个部门的5家所属单位未经批准违规出借资金、购买理财等7.24亿元;13个部门和26家所属单位未公开招标、设定不合理招标条件等违规采购13.63亿元。

(二)依托部门职权或行业资源违规收费。

1个部门和8家所属单位依托部门职权或影响力等,通过强制开展培训、收取企业赞助等违规收费6400.9万元;1个部门和3家所属单位未经批准违规举办论坛庆典、开展评比表彰等活动收费501.79万元;6个部门所属的6家新闻出版单位通过有偿新闻等方式,收取版面费、赞助费等2442.73万元。

(三)公务用车改革仍需深化。

相对于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已较规范的情况,公务用车管理还显薄弱。1个部门和8家所属单位变相或超编制配备60辆;3家所属单位超标准购置26辆;1个部门和11家所属单位违规占用下属单位及其他企业48

辆;5个部门所属单位仍未完成公车改革,涉及公车11辆。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够严格

(一)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涉及26个部门的155.67万平方米房产和1.67万亩土地、24.01亿元资产。其中:16个部门共17.43万平方米房产,以及1.42亿元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设备等未入账,成为账外资产;11个部门的18个基建项目建成投用后应计入未计入固定资产账,涉及金额20.32亿元;5个部门136.71万平方米房产和1.66万亩土地未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时间久远后易产生产权纠纷;1个部门1.53万平方米房产和2.27亿元资产未及时进行划转。

(二)违规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

涉及26个部门的57.19万平方米房产和2.78万亩土地、3.52亿元资产。其中:19个部门无偿向外部单位等出借35.53万平方米房产、1495.71万元设备用于经营等;20个部门未经批准或备案违规出租21.66万平方米房产和2.78万亩土地、1.15亿元资产,对外投资和处置资产1.55亿元;2个部门超标准配备办公设备1.03万台(件),涉及6734.44万元。

(三)部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涉及9个部门的351.14万平方米房产、土地等。其中:1个部门机构改革后尚未按规定重新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全国所属278家二三级单位公务用车超出规定441辆;2个部门所属单位2470辆公务用车使用率较低,其中289辆2021年全年未使用;8个部门351.14万平方米

房产、土地及3569.91万元设备长期闲置,有的还需按期支付物业费。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提出了审计建议:一是健全完善有利于财政资源统筹的体制机制,增强公共财政统筹能力,严格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督促将全部收入和支出依法纳入预算。二是继续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勤俭办事业。三是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序号部门名称问题摘要
1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至2021年,院本级多申报退休人员经费预算3593.43万元,其中2021年1116.82万元。
院本级在申报2020年和2021年学院业务费等项目预算时,未统筹考虑结转资金587.61万元,分别申报年度预算2213.24万元、2304.19万元,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为1581.82万元。
院本级在申报2020年和2021年购房补贴预算时,未统筹考虑可用于发放购房补贴的售房款236.21万元,申报预算280万元,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至2021年底,院本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等371.18万元未按规定上缴财政。
至2021年底,院本级财政补助资金532.95万元长期结转,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院本级未经批准召开1个会议,支出36.01万元。
2020年至2021年,院本级图书出版未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与服务商签订合同,合同金额369.96万元。
2018年,院本级洗衣房改造项目未按规定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定点政府采购程序,直接与非定点采购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涉及投资140.25万元。
院本级未按规定将实际执行的5项预算支出标准目录报财政部备案,也未在2020年和2021年向财政部说明本单位项目支出标准建设情况。
院本级1个项目预算绩效目标与计划期内任务数不对应;1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得分评定依据不充分,仅对少部分培训班开展满意度评价。
至2021年底,院本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41.78万元未按规定存入专户,长期挂账。
至2021年底,院本级2020年12月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1个基建项目,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2019年至2021年,院本级未经批准在系统内开展2项评比表彰活动,支出55.6万元。
2017年至2021年,院本级未经批准,将723.28平方米房产无偿出借给所属服务中心的下属企业用于对外经营。
院本级2011年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投资648.47万元建设停车楼,至2021年底,仍未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也未计入固定资产。
2018年至2021年,所属服务中心未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与服务商签订保洁、会议及保卫等服务购买合同,已支出1237.78万元,其中2021年192.86万元。
2018年至2020年1月,所属服务中心下属餐饮公司未据实核算利润成本,而是通过自定利润率确认净利润,再以此结合营业收入倒推营业成本,造成财务信息失真。
2外交部部本级未根据当年实际支出需求编制信息化工程项目预算,一次性申请项目总预算2996万元,当年仅执行3.68%,导致2885.6万元闲置。
至2021年底,部本级1项日常维护经费项目因缺乏支出标准,执行中有的同类设备采购价格相差较大;扩大支出范围购买设备45.29万元。
部本级2020年未经批准将5800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2021年取得租金收入510万元,未按规定上缴财政。
部本级2005年与外部企业合作建设的1个综合办公楼,未经评估转为经营性资产,至2021年底仍未纳入固定资产账,涉及资产1.66亿元。
至2021年底,部本级和所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972.3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2020年至2021年,部本级和所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未按规定执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委托印刷或采购会议服务等,共支出1199.13万元,其中2021年866.88万元。
2017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将房屋修缮、车辆租赁等事项交给不具备服务条件的学会服务中心办理,服务中心再转向外部公司采购,由此获得外交学会支付的服务费127.28万元。
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扩大支出范围,在专项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等88.24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1处面积1437平方米的房产未入固定资产账。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超出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额发放奖金90.79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等单位下属55户企业未办理完成国有产权登记。
2018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交远建筑有限公司,违规使用员工个人账户收支工程款等资金,至2021年底有80多万元工程款沉淀在个人账户。
2018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下属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未按规定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报废或捐赠家具家电。
所属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及其下属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相关规定不到位,至2021年底2个基建项目共超预算4.5亿元。
3发展改革委委本级未将售房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617.24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委本级使用自有资金497.33万元支付楼层改造、供配电改造等,但未编制预算。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将部分房产等委托给新成立的会议中心管理公司对外经营。至2021年底,该公司取得经营收入556.32万元。
所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未将取得的房屋租金、定期存款利息等收入342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1个社会调查系统项目的量化绩效指标不完整且部分指标值设置不合理。
所属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16年未经批准设立1户企业,至2021年底已实缴出资180万元。
所属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下属中城新型城镇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以来违反合伙企业法,在4户有限合伙企业中担任普通合伙人;2021年将拟设立私募基金的3300万元,协议用于明股实债等非私募基金投资活动。
所属基建物业管理中心未经批准,由下属企业以收取“管理服务费”方式,将1400多平方米行政房产出租给2家社会公司,2021年收取106.5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基建物业管理中心对外投资账实不符,未及时对已发生股权变更的2户下属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账目调整。
2020年,所属基建物业管理中心未经备案,将1户下属企业无偿划转给另外1户下属企业,涉及国有资产权益144.21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基建物业管理中心下属的2户企业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4辆。
2019年以来,所属原中国改革报社深圳记者站个别工作人员违规开办1户企业从事广告代理业务。
2006年以来,所属原中国经济导报社部分工作人员违规持有下属企业20%股份,至2021年底仍未退出。
所属原中国经济导报社的21个派驻机构2020年违规开展报刊发行活动,2021年报社按发行量向上述派驻机构核发189.22万元宣传奖励。
所属原中国经济导报社2016年违规受赠下属企业超标车辆1辆,至2021年底仍未清退。
4教育部部本级未履行公开招标程序,直接委托1家单位举办6期专题研讨班,支出培训费等884.55万元。
所属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无计划召开11个会议,支出231.97万元。
所属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申报2020年和202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预算时,未统筹考虑2019年结转资金702.38万元,分别申报年度预算306.25万元、332.5万元,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为1023.11万元。
2020年1月和2021年6月,所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未按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自行选择2家公司作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涉及采购金额116万元。
所属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部分培训业务收支未按规定在该单位账务核算,而是在其下属企业核算,涉及收入70.41万元、支出59.29万元。
所属国家开放大学未将下属培训中心、《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2家事业单位纳入预算管理,2家单位2021年总收入2851.83万元、总支出2663.02万元。
所属国家开放大学下属《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举办的1个会议收支和1份杂志的发行收入,未按规定在本单位账务核算,而是在国家开放大学其他下属企业核算,共涉及收入185.51万元、支出93.9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国家开放大学未及时收缴考试费、学费等1.95亿元,未按规定收回1户企业股权转让收入3.08亿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国家开放大学未按规定将11名在企业任职取酬干部的行政、工资等关系转入企业,仍保留事业编制。
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大学未履行备案或审批程序对外出租房产64处,总面积14147.66平方米,2021年租金收入1905.18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大学12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本建设项目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5工业和信息化部部本级超合同进度向4家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支付培训费204.6万元。
部本级无预算安排项目支出446.89万元。
至2021年底,部本级和所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未经批准,无偿出借5495.89平方米房产;所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未经批准,出租9219.46平方米房产。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和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未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或超预算采购,或未按规定公开招标,共涉及金额5.93亿元。
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未将结转资金1.51亿元纳入预算;所属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未将医疗补助收入63.5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无计划召开203个会议,共支出502.21万元。
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的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未及时清理已注销(吊销)股权投资170.48万元,其下属1户企业未及时确认应收股利23.44万元。
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的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未经集体决策,对外无偿出借资金1.92亿元,其中3697万元面临损失。
所属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下属的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3辆车未在固定资产账登记、2辆车重复登记。
至2021年底,所属产业发展促进中心1个项目未及时验收,财政拨款1.34亿元尚未支出。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下属的3户企业少计投资8538.67万元,其中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1户下属企业还少计投资收益5279.88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共计24299.56平方米房产,未办理产权登记或确认固定资产。
至2021年底,所属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下属的16户企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局未按规定上缴房产出租收入144.19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下属的3户企业,共少计少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898.55万元。
2011年至2019年,所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未经批准向下属企业无偿出借资金,至2021年底尚有2.45亿元未收回。
6国家民委委本级在编制民族工作经费项目预算时,未细化到基层单位和具体项目,涉及金额5800万元。
至2021年底,委本级批复所属中央民族大学保留和处置的公务用车未按规定对应具体车型、车号。
至2021年底,委本级4处房产共计9116.74平方米未登记固定资产账。
2019年至2021年,委本级将职工班车通勤费用82.82万元摊派给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企业。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违规将4处共3104.83平方米的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2171.68万元,其中1878.67万元未纳入预算。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将1处1861.45平方米的房产出借给其下属企业,2019年至2021年下属企业获取经营收益609.09万元。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中国民族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违规代持1家私募基金公司29%的股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中国民族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压减管理层级不彻底,下属企业层级最高达7级。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中国民族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在未开展实质性工作的情况下,违规收取3家子公司服务费等1781万元。
所属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报社扩大开支范围,在项目经费中列支日常经费360万元。
所属中央民族大学无预算开展15个项目的政府采购,合同金额4279.12万元,2021年已支出1680.48万元。
所属中央民族大学未将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纳入预算,当年发生支出2.02亿元。
所属中央民族大学2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不真实,在相关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自评为满分或高分。
至2021年底,所属中央民族大学公务用车处置收入21.5万元未按规定上缴财政;应处置未处置公务用车1辆、保留超标准公务用车2辆。
至2021年底,所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长期超编租赁公务用车2辆,其中1辆超标准。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央民族大学将528.74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109.38万元未纳入预算。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民族报社少计对下属3户企业投资共2577.5万元。
2015年至2021年,所属民族文化宫取得场地出租、餐饮经营等3项收入260.84万元未纳入预算。
2013年至2021年,所属民族文化宫未经公开招标,将1处1260平方米的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2395.04万元。
7公安部部本级未将所属机关服务中心等5家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2021年收入和支出分别共计3.91亿元、3.63亿元。
部本级未及时将1个基本建设项目经费7000万元拨付至项目单位。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3个服务类项目先确定供应商实施项目,后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合同金额517.9万元。
部本级和所属南昌铁路公安局的3个基建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2021年底有3.65亿元项目资金闲置。
至2021年底,部本级和所属第一研究所未将3.85亿元土地及房产等计入资产账。
所属第一研究所等2家单位未将结转资金2.77亿元纳入预算。
所属第一研究所1个项目先确定拟购房产,后履行竞争性谈判程序。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未按规定将取得的非税收入5184.46万元上缴财政。
所属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等3家单位未将事业收入等3522.48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在申报2个项目预算时未统筹考虑上年结转资金1469.74万元,申报年度预算2000万元,2021年底结转资金3445.42万元。
所属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3家单位的3个基建项目,因土地及规划手续办理滞后等进展缓慢。
所属2家单位的2个基建项目未按规定及时转固定资产等,涉及投资3.18亿元。
所属1家单位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1辆。
所属1家单位擅自变更1个基建项目部分房屋的用途、外立面材料等,涉及面积3399.71平方米。
所属1家单位未按批复要求将1个基建项目的办公用房改为其他辅助用房,涉及面积1875平方米。
所属南京警犬研究所、第一研究所下属3户企业未按财政部要求纳入统一企业报表系统管理。
8民政部部本级未将所属中国社会报社、乡镇论坛杂志社、中国老年报社等8家事业单位和机构纳入部门预算,2021年共计收入1.8亿元、支出1.94亿元。
部本级未将已投入使用的高级社工师资格评审系统计入无形资产,涉及金额35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未将受赠收入857.14万元纳入预算,其中2021年252.81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审核不严,2个项目的执行单位虚报支出19.23万元。
2019年至2020年,部本级和所属一零一研究所超项目进度和合同约定支付16.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一零一研究所未按规定将65万元结余资金上交财政。
至2021年底,所属一零一研究所1个项目的4个建设目标未按期完成,涉及财政投入664.1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一零一研究所委托外部单位开发的5个项目未按期完成验收,涉及合同金额717.5万元。
2018年以来,所属一零一研究所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3辆。
2018年,所属一零一研究所2个项目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合同金额488万元。
所属一零一研究所2018年将累计投入2401.94万元建设的电子政务平台违规委托外部企业经营,因出现经济纠纷,平台已停用。
2008年至2020年,所属一零一研究所和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1283.62万元科研设备购置后长期闲置。
2002年至2021年,所属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批准将793.76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的出租收入中有110万元未纳入单位账务核算。
2014年以来,所属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将6067.65万元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纳入预算,其中2021年1908.87万元。
2017年至2018年,所属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批准登记成立2家事业单位。
9司法部部本级未将所属中国律师杂志社、中国司法杂志社、法治周末报社3家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2021年共计收入1733.96万元、支出1422.76万元。
部本级在申报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预算时,未统筹考虑结转资金,仍申报年度预算1.3亿元,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为1.29亿元。
部本级未经批准违规开展评比活动,支出17.74万元。
2020年至2021年,部本级为中国公证协会等2家非预算单位编报并拨付预算295.07万元。
2017年至2021年,部本级1个政府采购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直接指定承接单位,已支出1748.74万元,其中2021年355万元。
部本级和所属预防犯罪研究所等2家单位扩大开支范围,在项目经费中列支物业费、供暖费、版面费等282.13万元。
所属法制日报社和国家司法考试中心未将2.74亿元经营收入等纳入预算。
至2021年底,所属1家单位的食堂专用账户已不符合单设条件,但尚未撤销。
2019年至2021年,所属1家单位34.88万元其他收入未按规定上缴财政。
2018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局未经批准,将7502.3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1125.84万元,其中2021年800万元。
10财政部部本级未将售房款及其利息收入402.18万元纳入部门预算,所属北京监管局未将医疗补助收入31.5万元纳入预算。
2020年至2021年,部本级采购《中国财政》杂志多支付邮费44.3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对1个已投入使用的项目编报竣工财务决算,也未清理上交预计的结余资金1900余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预算评审中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审核把关不严,委托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绩效评价等工作,共支付服务费219.14万元,其中2021年185.88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预算评审中心未经批准出租2556.16平方米房产,共取得出租收入1251.66万元,其中2021年317.2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评估中心、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共有4辆公务用车长期闲置;所属预算评审中心1辆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远超实际支出。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委托外部单位提供印刷服务,涉及金额597.76万元,其中2021年79.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无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租用1026.06平方米办公用房,合同金额303.39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2户中央文化企业未按规定完成公司制改制,所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财政部招待所和财政部青岛休养所2家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11自然资源部2018年至2020年,部本级和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未按规定公开招标,已拨付财政资金6015.92万元。
所属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等3家单位未将租用办公用房等支出299.73万元纳入预算。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信息中心扩大开支范围,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办刊经费161.03万元,其中2021年59.64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少计收入1105.11万元;已投入使用的1个项目未及时转固定资产。
至2021年底,所属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应处置未处置公务用车1辆。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向参会代表转嫁会议费27.37万元,其中2021年5.07万元。
所属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海洋咨询中心等8家单位事业收入等3482.51万元未纳入部门预算。
2018年至2021年,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下属的1户企业违规转分包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合同金额3116.17万元。
2020年和2021年,所属信息中心等3家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量化程度偏低,不具有可衡量性;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部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存在内容重复、与项目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至2021年底,所属宣传教育中心307.57万元资产账实不符。
所属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物业中心未经批准出租房产,2021年取得房租收入736.43万元。
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3家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不客观,在未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收集佐证材料的情况下即自评满分。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局1144.72万元应收款长期未清理。
至2021年底,所属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下属或出资的56户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所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下属或出资的21户企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所属大地传媒集团、海洋出版社的9个项目进展缓慢,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9929.94万元。
所属大地传媒集团、中国地图出版社未按规定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未执行固定资产、样书和成品库定期盘点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有关规定,资产账实不符。
2020年,所属大地传媒集团和中国地图出版社下属4户企业未按政策要求减免小微企业房屋租金34.4万元。
所属机关服务局下属北京山水宾馆未制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出租房屋管理制度,2021年未进行资产评估即向个人出租房产3072平方米,合同金额397.6万元。
12住房城乡建设部部本级未将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52.88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至2021年底,部本级2.19万平方米房产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
2020年至2021年,部本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工作经费493.96万元沉淀在所属单位。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出租出借房产7622.04平方米,租金收入628.95万元未按规定上缴财政,其中2021年420.8万元;上述房产中至2021年底有5167.01平方米未登记为出租出借。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的4项对外长期股权投资未登记入账。
2016年至2021年,所属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违规以“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名义,向入选企业收取费用560万元,其中2021年98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未将其下属企业上交利润426.24万元纳入预算,其中2021年152.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下属的北京康居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办理企业产权登记。
所属信息中心在其主办的《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上,为99家公司做广告宣传,但未按规定明确“广告”标识,涉及金额88.37万元;违规收取版面费38.59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信息中心下属的1户企业未经董事会决策对外投资2.71亿元,其中2021年3140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下属《中国园林》杂志社、所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下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海南分院、所属中国建筑学会下属《建筑热能通风空调》编辑部等3户企业,未按时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至2021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的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下属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和中国建筑书店华南销售中心2户企业,未按时完成中央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
13交通运输部部本级和所属海事局未将801.29万元支出纳入部门预算。
部本级和所属上海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向企事业单位转嫁培训费、依托职权收取费用等1685.45万元。
所属上海海事局扩大支出范围,在港口建设费中列支新录用人员制式服装费和初任培训费等175.39万元。
所属长江口航道管理局项目结余资金128.29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所属长江航务管理局机关事务中心、长江航道局、广东海事局等5家单位结转资金2017.42万元未纳入部门预算。
所属长江航务管理局及下属单位计划外召开会议,支出56.27万元。
所属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下属的广州航标处租金收入39.99万元未纳入部门预算。
交通运输部至2021年底,所属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未按时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所属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下属的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违反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向实有资金账户变相划转资金335.59万元。
2011年至2021年,所属广东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长江海事局等7家单位未经审批出租国有资产,取得租金收入1.68亿元,其中2021年6187.5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广东海事局、上海海事局等7家单位61处房屋或土地、224艘船舶,长期未办理国有资产权属变更或登记。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广东海事局下属的后勤管理中心在对外投资分红款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投资收益预算反而逐年减少,其中2021年仅为实际分红款的55.18%;所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下属的上海航标处在重大活动奖励自有资金连续2年未支出的情况下,仍编报预算370万元,至2021年底全部未支出。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等4家单位违规占用下属单位车辆18辆。
至2021年底,所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已完工并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2522.6万元未及时转固定资产。
至2021年11月底,所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局的3个工程项目未及时计入在建工程,涉及金额2.18亿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广东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7家单位采购过程中存在虚假招标等行为,涉及金额4406.41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湛江海事局少计无形资产125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江苏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2家单位的4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金额1.94亿元。
14水利部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违规借用所属企业车辆并要求其承担费用632.25万元,其中2021年149.36万元;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引滦工程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本级及其机关服务中心违规借用下属企事业单位车辆14辆。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等单位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对外委托项目或自行采购设备,涉及金额600.83万元,其中2021年303.83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违规要求所属综合开发管理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为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3个社团,及已脱钩的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承担人员经费1416.63万元,其中2021年656.85万元。
所属发展研究中心将应由自身承担的部分财政项目对外委托,同时又承接横向创收项目,涉及金额735.1万元。
所属河湖保护中心支出41.1万元聘用4名公务用车专职司机,但全年4辆车总计使用20次,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所属长江水利委员会本级、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惠金黄河河务局等4家单位未将3120.84万元地方财政拨款收入纳入预算。
所属长江水利委员会本级、发展研究中心4个项目绩效指标设置不细化;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6个项目绩效目标等与任务数不匹配,个别绩效指标未量化。
所属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山东黄河河务局和河南黄河河务局等4家单位扩大开支范围,在项目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等4011.85万元,其中2021年344.83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2户企业、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1户企业拖延支付工程款等764.61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本级、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14家单位的126.88万平方米房产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5家单位1094.57万平方米土地尚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本级、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3家单位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3家单位,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办公用房7555.37平方米,取得租金收入323.14万元。
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本级、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河南黄河河务局等22家单位未经批准向25户企业出借资金1.83亿元,至2021年底8143.2万元未收回。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本级、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移民局的22个项目尚未完成竣工财务决算,涉及金额6.85亿元。
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本级、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永济黄河河务局等3家单位未经批准出租河道控导工程管护用地1853.59万平方米及一处防汛疏浚码头,取得租金收入658.1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本级项目结余等1092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本级组织实施的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仅完成2021年投资计划5.35亿元的56.64%。
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水文局等6家单位,超进度支付项目款2762.89万元。
2017年至2021年,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经济发展管理局未经批准,新建防汛仓库等1.15万平方米,总投资4800.17万元。
2020年,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河南河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地方拨付的9126.32万元财政资金,以耕地占用税和滞纳金的名义返还地方,助其虚增财政收入。
2015年至2021年,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河南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虚列项目支出2880.41万元,其中2021年621.65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在申报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时编报不实,多报公务用车数量,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235.39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公务用车改革不彻底,自行审批14家下属单位保留公务用车25辆。
所属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2个项目支出预算编报不实,多申领财政资金49.99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郑州黄河河务局、海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等3家单位,依托管理职能等,收取运行管理费、技术服务费等473.53万元,其中2021年185.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牡丹黄河河务局和山东黄河河务局等7家单位未将股权投资收益、房租收入等2504.85万元纳入预算,其中2021年1304.85万元。
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东平湖管理局梁山黄河河务局未经批准投资入股2户企业,涉及金额900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变更采购及运输合同,导致采购成本增加1111.3万元,且未按规定对3个项目和新增电缆采购等事项公开招标,涉及金额1.07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山东恒润投资有限公司违规出借资金6.34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天津九洲方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因违规决策,导致经营事项发生重大经济纠纷被法院查封196套房产,涉及国有资产4236.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广州兴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违反合同约定,将部分合同内容分解委托给其他企业,涉及金额370.58万元。
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珠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内控不严,未经审批,根据不实信息向2户企业支付559万元,其中490万元尚未追回。
所属珠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珠江设计公司安徽分公司个别管理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
2014年6月至2021年,所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向内部人员集资,至2021年底集资余额9671.94万元。
2015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违规向5家控股公司提供书号,取得收入850.4万元,其中2021年344.5万元。
15商务部至2021年底,部本级未将所属承德培训基地等3家单位的收支和资产纳入部门预算,2021年3家单位总收入1050.16万元。
至2021年底,商务部1处508.9平方米房产未登记入账。
至2021年底,部本级将部分闲置土地登记为在用状态。
至2021年底,部本级2个基建项目未纳入部本级核算,其中1个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1个项目年度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细化。
2018年至2021年,所属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无偿使用商务部房产。
所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3个项目收支未纳入账务核算,涉及收入119.37万元、支出124.4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广州特派员办事处超标准租赁办公用房232.48平方米。
所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未经批准,将4719.01平方米房产出租给下属企业,取得房租收入340.02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违规购买理财性质产品,其中2021年4.08亿元。
所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下属企业2015年未经批准同意其控股企业增资扩股,丧失控股地位。
16卫生健康委至2021年底,委本级、所属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有29.44万元、147.31万元项目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1个项目未结合结转资金情况统筹安排年度预算,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增至2.63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未按规定清理或原渠道收回215项课题结余资金1.41亿元。
2016年至2020年,所属干部培训中心收支核算不完整,涉及金额2761.1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干部培训中心1辆公务用车未纳入账务核算,涉及金额44.11万元。
2016年至2021年,所属干部培训中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委托6家公司提供培训服务,涉及金额3101.83万元,其中2021年340.66万元。
2016年至2019年,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规避公开招标规定,违规分拆应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涉及合同金额275.55万元。
2019年,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工程实施单位签订补充协议,违规超原合同采购金额10%支付工程款28.0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与公司签订试剂耗材购买或土地房屋租赁合同,涉及金额2927.14万元。
2021年,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等4家单位扩大开支范围支出51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及时收回682.5万元股利。
2020年,所属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在受托事项财政拨款中违规提取管理费27.5万元,计入该中心事业收入。
2020年至2021年,所属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与2个项目的承担单位签订补充合同,增加采购金额共131.34万元,均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且其中1个项目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376.38万元。
至2021年底,以前年度审计反映的“所属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批准出借房屋2058.25平方米”问题未整改到位。
17应急部部本级重复申报、多申报预算1.05亿元。
部本级未结合结转资金情况统筹安排年度预算,至2021年底,部分专项结转资金1.16亿元。
2019年至2021年,部本级未按规定上缴房租收入1137.58万元,其中2021年404.58万元。
至2021年底,部本级及所属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安排的3个项目因前期准备不充分等进展缓慢,结转资金5.07亿元。
部本级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支出活动经费16.75万元。
至2021年底,部本级未及时退还相关企业履约保证金840.62万元,违规多收取履约保证金103.8万元。
部本级和所属离退休干部局未将地方医疗补助收入等497.73万元纳入预算。
2018年至2021年,部本级和所属华北科技学院、信息研究院未经批准出租房产5.29万平方米;2021年,所属信息研究院、国家减灾中心未经批准无偿出借办公用房2700平方米给下属企业。
至2021年底,部本级及所属国家减灾中心、信息研究院对下属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所属信息研究院等4家单位对外投资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产权不明。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未按规定编制事业收入预算等,共涉及资金7380.27万元。
2018年至2019年,所属华北科技学院、应急总医院未经批准分别处置国有资产705.95万元、3685.88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华北科技学院、应急总医院4773.67万元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应急总医院1个项目未纳入在建工程核算,涉及金额865.51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信息研究院规避政府采购等规定,违规分拆应公开招标的项目,涉及金额686.19万元,其中2021年544.4万元;所属应急总医院3个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金额1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华北科技学院的4个基建项目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但未编报竣工财务决算,涉及投资6423.65万元,其中3个项目未及时转固定资产。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化学品登记中心的2个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结转资金6.26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下属企业对投资企业日常管理缺失,长期未参加股东会、董事会,不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18人民银行总行和所属北京营业管理部、集中采购中心等4家单位少计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等收入1.74亿元。
总行在金融业综合统计项目未达到付款条件也未实际付款的情况下,计列支出6348.22万元。
至2021年底,总行未将1745.34平方米房产、部分古钱币等纳入固定资产核算。
2012年至2021年,总行将外聘人员工资等4167.44万元转嫁给下属北京人银科工贸责任有限公司,其中2021年844.27万元;2021年,总行将信息服务费109.88万元转嫁给下属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至2021年,总行未经批准租赁办公用房388.23平方米,涉及租金586.41万元,其中2021年209.72万元。
至2021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属外汇研究中心的913万元往来款未及时清理。
至2021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拖欠10户企业信息化建设费用4309.63万元,其中2021年2250.17万元。
2016年至2021年,所属2家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代发工资、缴纳社保等往来款核算不准确,涉及金额1.08亿元,其中2021年3490.82万元。
201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钱币博物馆将所有权属于总行但由其代管的贵金属纪念币,纳入其自身固定资产核算,涉及金额4691.03万元。
所属北京营业管理部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计算机机房工程、食堂综合更新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内容。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机关服务中心、中国钱币博物馆等单位下属70户企业未完成国有产权登记。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向部分职工发放住房补贴131.6万元,其中2021年8.64万元。
19国资委委本级和31家所属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将上年结转资金2.4亿元纳入预算。
至2021年底,所属轻工机关服务中心、商业机关服务中心、冶金机关服务中心等4家单位未将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3.81亿元纳入预算,其中2021年1.09亿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轻工机关服务中心、机械机关服务中心、商业机关服务中心等6家事业单位,未经批准出借资金10.33亿元。
2019年至2020年,所属纺织机关服务中心、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未将房租、借款利息等收入1892.53万元纳入预算管理。
所属纺织机关服务中心为部分职工多缴纳住房公积金26.38万元。
所属纺织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将代管的行政资产对外出租,收入44.1万元未上缴财政。
所属纺织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向其下属企业无偿出借房产并承担物业费供暖费117.03万元。
2019年至2020年,所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轻工机关服务中心、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下属3户企业超编制、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涉及金额60.8万元。
所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超额发放2020年度绩效工资91.91万元。
所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1个项目2020年绩效自评结果不真实,在相关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部分指标即自评满分。
2017年以来,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违规占用下属企业9辆车,作为院领导班子公务用车。
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超标准为领导干部配置办公用房278平方米。
至2021年底,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3名领导班子成员违规持有该院控股企业股份。
至2021年底,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应收未收租金4104万元。
2012年以来,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未经批准出租出借房产2.4万平方米。
至2021年底,所属冶金机关服务中心青岛疗养院2008年未经批准出借的资金3.49亿元仍未收回。
所属冶金机关服务中心大连疗养院2011年未经批准对外出借2.1亿元,2020年同意借款方将未经评估房产和1060万元现金抵偿借款。
2014年以来,所属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未经批准代持17户企业股权,并为代持企业提供担保,因承担连带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损失212.5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等单位下属28户企业,未报送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涉及资产3.28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石化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单位下属55户企业,尚未完成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至2021年底,所属纺织机关服务中心下属华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应计未计利息6029.26万元,对外出借资金2000万元逾期未收回,违规无偿出借资金至少造成国有权益损失1428.08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企业联合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下属8户企业未按期完成公司制改革;所属国资委信息中心、国资委机关服务中心、轻工离退休干部局等单位下属5户企业未按期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试点改革。
至2021年底,所属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下属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所属有色金属机关服务中心下属的北京中金瀚商贸公司未按规定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5.74万元。
2020年,所属轻工机关服务中心下属的北京国轻天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虚增营业收入3362.47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下属的北京华信高技术有限公司违规代开发票85.43万元。
20海关总署至2021年底,署本级结余资金330.75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1年底,署本级在机构改革后尚未按规定重新核定系统公务用车编制,所属二三级单位机要和应急用车数量超出车改要求,部分车辆使用率不高。
署本级17台投影仪账实不符。
至2021年底,署本级和所属北京海关、广州海关超标准配备办公设备,涉及金额2008.55万元。
2017年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海关、广州海关采购台球桌、液晶电视等物品49.71万元,其中2021年18.64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海关、重庆海关未按要求将1.52万平方米的5处房产以及原值2.27亿元的办公设备等资产划转至事业单位。
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海关对投资企业的196.27万元投资款未追缴收回。
所属重庆海关2020年底在加油卡余额为33.13万元的情况下充值20万元,至2021年底余额为43.31万元,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所属广州海关、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未将2020年结转资金1.61亿元纳入预算。
至2021年底,所属广州海关未经批准将8650.28平方米的房产,交由下属企业对外经营。
所属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未将2019年至2021年取得的投资收益532.72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在专用基金等大量结存的情况下,仍申请同类资金7371.15万元,至2021年底结存2.43亿元。
所属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下属企业违规转分包项目,获利83.23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重庆海关下属技术中心等3家事业单位,违规无偿占用行政办公用房4097.5平方米。
2017年至2020年,所属上海海关未执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向下属企事业单位委托业务,涉及金额222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上海海关工会、天津海关后勤管理中心、上海海关后勤管理中心等单位下属248户国有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至2021年底,所属青岛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南京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天津海关后勤管理中心等单位下属327户国有企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2021年取得净利润4.17亿元。
至2022年2月,上年度审计发现的海关总署51处房产土地闲置问题仍未整改到位。
21税务总局局本级扩大支出范围,使用297.47万元信息化运维经费出版图书等。
2021年,局本级和所属税务机关在公开地方财政拨款预决算时,未按规定细化至款级科目。
至2021年底,局本级和所属湖南、山东等7省市税务机关将8.46万平方米房产等无偿交由下属单位使用;所属河北、辽宁、广东等11省市税务机关未经批准,对外出租出借房产并少收取租金3900多万元。
至2021年底,局本级和所属江苏、上海、辽宁等6省市税务机关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或家具,涉及资产金额4725.89万元,其中价值781.07万元的打印机等资产购置后长期闲置。
所属重庆市税务干部学校虚列17.25万元职工教育培训支出,人为提高预算执行率。
2020年至2021年,所属陕西、黑龙江、云南等10省市税务机关未将事业收入等13.38亿元纳入部门预算。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湖北、山西等9省市税务机关未将地方财政拨款收入及上年结转结余资金11.81亿元纳入预算。
2020年和2021年,所属吉林省税务局多编报其他收入预算16.28亿元和10.5亿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广东省税务局在预算编制时未统筹考虑上年结转资金情况,各年结转资金规模为1.59亿元、1.28亿元、8908.36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河南、上海2省市税务机关多申领人员经费等预算908.8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云南省部分税务机关3674.2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所属重庆市税务局2020年度决算少列人员经费2479.02万元、多列项目经费3648.68万元。
所属上海、四川、辽宁等6省市税务机关在相关票证存量能满足本年需求的情况下,仍支出4530.34万元印制通用定额发票等票证。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四川、山东等9省市税务机关在当年大量结余的情况下,仍为公务用车加油卡充值165.38万元,至2021年底加油卡余额达1212.37万元;所属深圳、广东2省市税务机关在年底突击花钱,充值ETC通行卡和燃气卡、预付培训费用等26.68万元;所属云南省昆明市税务局预付2家维修单位车辆维修款50.78万元,又向另一家非定点维修单位支付维修费13.73万元,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深圳市税务局以委托研究的名义,将自身承担的40项科研课题经费转至2个税收研究会,至2021年底已支付521.18万元,并从中报销或发放误餐、交通补助等。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武汉市税务局为完成报刊订阅计划,支付499.26万元订购70种报刊杂志。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河南、广东、湖北、湖南4省税务机关在单位场所能够满足需求且无外地人员参加的情况下,在酒店举办培训或召开业务会等,涉及金额80.95万元。
2020年,所属陕西省榆林市税务局扩大开支范围,将维修改造项目资金247.94万元用于绿化工程。2019年和2020年,所属重庆忠县税务局分别支付18.54万元和23.64万元举办文艺演出。
2019年至2021年,所属西安市税务局的134.67万元停车场收入未纳入账务核算。2020年至2021年,所属山东省税务局下属酒店以“白条”入账263.05万元。至2022年1月底,所属太原市税务局下属山西新唐明印业有限公司的9066.59万元资金未纳入账务核算。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投资的2个内部宾馆(培训中心)相关对外投资情况未纳入账务核算。
至2021年底,所属广东省税务局未及时清理已撤销的下属事业单位银行存款6370.93万元,且该单位的相关印鉴仍由个人保存。
至2021年底,所属四川、山东、河北等13省税务机关部分公务用车使用率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税务局无偿占用其他单位车辆2辆。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湖南、河南2省税务机关在部分车辆使用率低的情况下,又新购或租入15辆,涉及金额186.25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湖北省税务机关未经鉴定就核销557台刚满最低使用年限且仍可使用的电脑等设备,其中46台账面原值61.08万元的照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实际仍由原使用人保管。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深圳等5省市税务机关在16.27万平方米办公用房闲置的情况下又租用办公用房,支付租金1117.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河北、山西等16省市税务机关的302.61万平方米房产和40.9万平方米土地闲置。
至2021年底,所属浙江省税务机关房产闲置问题仍未整改到位。
22市场监管总局局本级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编报基本支出预算370.69万元。
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自行提高支出标准,多支付因公临时出国(境)护照签证委托服务费245.67万元。
2019年至2021年,局本级将应直接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政府采购委托外部企业实施,涉及金额159.8万元。
至2021年底,局本级未按规定将1个基建项目纳入账务核算,涉及金额2.88亿元。
至2021年底,局本级和所属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未经批准无偿向下属单位出借办公用房1.71万平方米。
所属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等3家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未统筹考虑上年结转资金1153.96万元。
所属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服务876.8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下属企业对外借款197.14万元尚未收回,存在损失风险。
所属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下属企业依托事业单位职能举办有偿培训,违规收费47.4万元。
所属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未经审批向下属企业无偿转让10个产品证明商标。
所属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未按规定将其他收入91.64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下属的《光彩》杂志社等2户企业未纳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编报范围,涉及资产2550.98万元。
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在挂职干部宿舍闲置的情况下,在下属招待所安排局本级挂职干部等人员住宿,多支出住宿费660.5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等2家单位未及时清理往来款项4520.7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及时核销已划转的股权投资4500万元,未按规定将对外投资825万元纳入财务核算。
至2021年底,所属信息中心的1个项目未按期完工验收。
所属宣传中心1个项目绩效指标设置不完整、绩效自评不准确。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单位下属23户企业未按期完成公司制改革。
23体育总局所属反兴奋剂中心预算编制不准确,在医疗补助等收入来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仅编制相关收入预算12.64万元,实际取得136.78万元。
所属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未经批准对外出租出借资产,涉及资产价值3953.77万元。
所属体育器材装备中心接收并发放的1139.69万元赞助物资未纳入账务核算。
所属小球运动管理中心47.87万元资产未经核实即核销,核销后也未按程序备案。
至2021年底,所属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资产账实不符,涉及资产价值31.04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购置的70.07万元设备和软件未纳入账务核算。
2020年,所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服务267.6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拳击协会向赛事承办单位违规收取技术服务费200万元。
24统计局局本级未将所属中国信息报社纳入部门预算,涉及收支3416.6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信息报社违规开展有偿新闻收费150.3万元。
至2022年1月底,局本级94.36万元结余资金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至2021年底,局本级1个基建项目未按规定转入固定资产,涉及金额3746.83万元。
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及所属单位的7个项目未按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评价;17个项目未按规定设置产出、效益等绩效指标;14个项目未结合年度工作计划设定绩效目标等。
所属北京调查总队未将可预计的地方财政拨款收入1313.52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2019年至2021年,局本级主管的中国统计出版社有限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转让其作品使用权,取得收入2489.3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信息报社、机关服务中心和局本级主管的中国统计出版社有限公司下属7户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25国际发展合作署署本级未将地方财政拨款收入43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署本级1个项目未根据执行情况及时申请调减预算,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27.91万元、结余资金335.12万元。
至2021年底,署本级将应承担的58名外借人员薪酬等转嫁给出借单位。
2019年至2020年,署本级未及时支付项目委托费用12.86万元。
26医保局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向36家单位摊派费用21.45万元。
局本级和所属单位将应承担的59名外借人员薪酬等转嫁给出借单位。
至2021年底,局本级和所属单位尚未按要求制定部门项目支出标准。
2019年至2021年,局本级和所属单位未根据部门预算等编制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所属1家单位预算编报不准确,编报经营收支预算各1823万元,实际执行为73.01万元、177.2万元。
27乡村振兴局局本级在项目预算中编列与其职责无关的内容,涉及金额285.5万元。
局本级将本级培训费预算114.5万元编入所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预算。
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未将获得的医疗补助收入98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局本级向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购买服务30万元。
2020年至2021年,局本级和所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违规与不具备承接资格的单位签订委托培训等协议,涉及金额113.16万元。
2019年,所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未对相关项目支出绩效进行有效监控,425.01万元资金使用绩效不高。
至2021年底,局本级未制定对外投资管理相关制度,且对所属信息中心等单位的47户对外投资企业资产经营等情况均不掌握。
2019年至2021年,局本级和所属单位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12个项目的指标设置不完整,32个项目超过50%的指标未量化,20个项目的38个指标设定值明显低于实际完成情况。
2019年至2020年,局本级和所属4家单位27个项目的52个绩效指标未完成。
至2021年底,所属信息中心169.61万元应收款挂账问题尚未完成整改。
28中科院院本级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等3家非所属单位代编预算6181.25万元。
院本级年初预算18.9亿元未细化。所属文献情报中心和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2家单位项目支出预算1474.3万元未细化。
院本级在专项资金预算中编报所属企业经费预算2387.31万元。
院本级2个采购合同未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涉及金额602.46万元。
至2021年底,院本级到期未收回中科院知识产权专项引导资金4000万元,其中2900万元长期闲置。
院本级和所属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扩大开支范围,在项目支出中列支所属企业培训经费、人员绩效工资等124.6万元。
所属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3个项目预算编报超出实际需求或执行缓慢,资金使用效率低,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1597.8万元。
所属单位在自有房产对外出租情况下,以更高价格承租房产。所属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按规定采取公开招租方式出租房产4037.52平方米。
所属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3家单位违规将3个非预算单位业务纳入财务核算,其中2个是未按规定登记的社会组织。
所属中国科学院大学等3家单位教育收费收入2.07亿元未按要求及时上缴财政。
2018年至2021年,所属7家单位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违规分摊院所公共管理和运行费用、发放在编人员工资等2315.98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微电子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下属43户企业未办理国有产权登记,未依法确认产权归属。
2020年,所属中科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按政策要求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承租人房租,涉及金额369.5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6939.03万元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
所属心理研究所部分职工未经审批在职创办企业或兼职,有的还以该所名义开展业务并无偿占用科研用房和固定资产。
29社科院至2021年底,院本级中心档案馆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未转入固定资产,涉及金额4022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院本级未经批准将197.9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22.5万元。
2018年至2021年,院本级和所属财经战略研究院等4家单位的13个项目预算编制不准确、执行率低,至2021年底结转资金2.25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工业经济研究所的53个课题未按期结项。
所属财经战略研究院和经济研究所的2个项目绩效指标不完整、不细化。
至2021年底,院本级和所属经济研究所等44家单位的3220个已结项课题结余资金3.32亿元,未按规定统筹使用。
所属经济研究所未经批准无偿出借房产233.01平方米。
所属信息情报研究院等3家单位扩大开支范围,在财政项目资金中列支劳务费等74.99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外国文学研究所未按规定将房屋处置收入259万元上缴财政。
至2021年底,所属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2个项目结余资金110.59万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
所属服务局未将190.3万元房租收入纳入账务核算。
2019年至2021年,所属服务局未经批准将203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取得租金76.38万元。
2018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部分物资采购无比价记录或审批流程,涉及采购金额1.22亿元。
至2021年底,所属当代中国研究所960.56万元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哲学研究所和工业经济研究所的2个项目绩效指标设定不合理,部分绩效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远超设定值。
2017年至2020年,所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未按规定计提图书存货跌价准备。
30中央广电总台2020年至2021年,台本级未按规定实施公开招标,采购镜头、摄像机和系统开发服务共7720.95万元。
2018年以来,台本级超编制配备的44辆公务用车未及时申请重新核定。2021年,台本级未经备案,批准由下属企业为地方记者站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22辆;下属2户企业车改后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2辆。
至2021年底,台本级1505.22万元设备闲置3年以上,4768.29万元资产长期未入账。
至2021年底,台本级1个基本建设项目进度滞后,工程造价增加1283万元。
台本级4个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履行评审程序。
2019年至2021年,台本级1个项目相关年度目标未按期完成;4个项目绩效指标设定未细化、指标值设定偏低或自评依据不充分。
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下属1户企业扩大支出范围,在项目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129.03万元。
所属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下属1户企业违规开展有偿新闻等收费39.1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等下属42户企业未完成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14458.98平方米房产未办理产权变更或产权登记,其中3809.11平方米被下属企业无偿占用或长期闲置。
主管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2010年10月违规对外投资,相关项目自2015年停工至今。
至2021年底,所属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向总台少缴纳6443万元广播广告承包费问题仍未整改。
31银保监会会本级编报住房改革支出预算时未统筹考虑上年结转资金情况,当年该项支出结转结余资金319.24万元。
会本级编报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时未细化到具体预算单位,涉及金额3850万元。
会本级虚设“消费者投诉维权”项目编报预算。
至2021年底,会本级未按规定上缴资产处置等收入107.04万元。
会本级扩大支出范围,在其他项目经费中列支监管信息化项目支出3494.16万元。
会本级和所属北京、河北银保监局等9家单位扩大支出范围,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基本支出2403.57万元。
会本级监管监测审查支出项目的部分绩效评价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目标值设定不符合规定;执法办案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目标值设置过低。
所属北京、河北银保监局等10家单位违规在项目支出预算中编报基本支出内容,涉及金额1327.72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山西、厦门银保监局和阜阳银保监分局未按规定上交结余资金134.46万元。
所属河南银保监局在年底超合同进度付款35.52万元。
所属河北银保监局、辽阳银保监分局未按规定履行罚款催缴职责,涉及金额170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阜新银保监分局拖欠阜新银行办公用房租赁费198万元。
会管单位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向会员单位重复收费50万元。
至2021年底,会管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990.54万元应收款项长期未收回,面临损失风险。
2020年,会管单位中国银行业协会未经批准合作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至2021年底,会本级未完成违规转嫁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人员及运维费用问题的审计整改。
32证监会会本级和所属36家派出机构未将地方财政补助资金5.3亿元纳入部门预算。
会本级向所属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期货监控中心转嫁外借人员薪酬等689.63万元。
会本级为经费自理的所属行政中心编制财政补贴预算17.94万元。
会本级未落实绩效改进要求,在前两年均超额完成相应绩效指标的情况下,仍下调5项绩效指标值。
会本级和所属北京、深圳证监局违规发放职工医疗补贴等228.84万元。
所属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存款明细账核算不准确,存在不同银行账户串户记账问题;为其他单位垫付的房租和物业费506.88万元在该中心成本费用中列支,未确认为应收款项。
至2021年底,所属湖北、深圳、北京证监局房产出租收入1766.68万元未上缴财政,其中2021年51.71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北京证监局职工教育经费166.22万元长期挂账,未及时盘活。
2020年至2021年,所属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未将股票公开发行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2.23亿元缴入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其中2021年7011.14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违规向会员单位等收取培训费、服务费6107.11万元,其中2021年5877.6万元。
33供销合作总社社本级在编制会费项目预算时,未统筹考虑结转资金情况,至2021年底结转78.22万元、结余14.68万元。
社本级未将437.25万元自有资金支出纳入部门预算。
至2021年底,社本级未将对深圳市中商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投资纳入长期投资核算,涉及资产2774.93万元。
至2021年底,社本级1处1291.09平方米的房产未办理产权证,也未纳入固定资产账核算。2011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将上述房产对外出租,共取得收入1340.41万元,其中2021年178.58万元。
至2021年底,社本级未制定“僵尸企业”处置方案等,有6户“僵尸企业”长期未清理。
主管的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违规与企业合作举办评比表彰活动和技术展会,收取合作费40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信息中心向其他单位违规收取信息服务费等36.4万元,其中2021年10.3万元。
所属中华合作时报社未经政府采购程序,直接确定印刷服务商,2021年支付印刷费134.88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中华合作时报社未经批准举办全国性论坛或开展评比表彰并违规收费1306.5万元,其中2021年346.05万元。
2002年至2021年,所属管理干部学院在与企业合作经营期刊过程中,违规出租刊号或将编辑等工作交由合作方承担,并收取管理费268.3万元,其中2021年40万元。
所属北京市中佳出租汽车公司内部控制缺失,未制订财务管理等制度,2021年未履行采购程序,直接与1家公司签订20辆运营车辆更新合同,合同金额280.96万元。
所属供销集团2018年违反决策程序,将3300万元财政资金投入相关企业,部分资金存在损失风险。
至2021年底,所属供销集团下属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集团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将10辆公务用车登记划转至实际用车的下级公司。
2019年至2020年,所属供销集团下属宁夏四季青冷链物流公司违反集团内部不得为个人提供担保的规定,为供货人提供累计1000万元融资担保,该供货人获得累计1000万元贷款后转借给该物流公司使用。
2017年至2020年,所属供销集团下属4户企业开展无实物流转的融资性贸易,虚增收入4.8亿元,至2021年底有1.64亿元逾期未收回。
2019年,所属供销集团下属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批准违规收购民营企业,涉及投资3.85亿元。
34能源局局本级9个项目应纳入未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涉及金额323.34万元。
至2021年底,局本级未按合同约定期限支付1个项目工程款1611.92万元。
至2021年底,局本级1个国际贷援款项目推进缓慢,涉及金额4658.3万元。
所属华东监管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未将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16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2019年至2021年,所属1家单位利用受托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向监督对象限定和变相限定技术服务单位,帮助技术服务单位承接业务5247.96万元,其中2021年2214.49万元。
2019年至2021年,局本级主管、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电力报》违规开展有偿新闻等收费4694.41万元,其中2021年1741.82万元。
35民航局局本级未将所属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下属的3户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其中2户企业少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96.03万元。至2021年底,1户企业应上缴未上缴投资收益1457.68万元。
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1个项目在未统筹考虑上年结转资金4256.79万元的情况下申请预算,2021年底结转资金增至6718.88万元。
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未经批准,将1331.64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并取得租金收入53.93万元;2019年至2021年,未将机坪、房产租金等收入1599.66万元纳入部门预算,其中2021年750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迁建工程项目有3923.6万元应付款因存在分歧长期未支付,导致2786.5万元民航发展基金自2012年以来一直结转。
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2018年在政府采购中违规设置指向特定供应商的评分条件,涉及合同金额1.22亿元,至2021年底已支付8048.7万元,其中2021年3414.6万元。
所属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3个项目年度绩效目标设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在项目已有明显进展的情况下,照搬上年度目标。2020年,所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1个项目绩效自评仅论述了项目必要性,未按规定反映当年实际进展。
所属中国民航大学于2008年和2013年未经批准向其下属企业出借资金7125万元,至2021年底已全部逾期。
36矿山安监局局本级未将地方医疗补助收入35.5万元纳入部门预算。
局本级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重复申报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24.67万元。
局本级未按要求完成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认定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并将应由地方承担的费用58万元在本级预算中安排支出。
局本级4名退休人员违规在所属社会团体领取兼职补贴3.07万元。
局本级4个项目绩效目标未按要求突出核心产出和效果,其中3个项目未设定绩效指标。2020年,局本级1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不真实,将不属于项目支出范围的内容纳入评价指标。
至2021年底,局本级未按规定开展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2020年,局本级未经批准,将1个项目结转资金20万元用于其他项目支出。
所属24家单位未按法定时限公开预算,其中所属广东局2020年决算和2021年预算均未公开。
所属山西局、河北局未经批准无偿出借房产7806.17平方米。2019年至2021年,所属山西局、甘肃局、江西局下属3家事业单位未经批准,将1270平方米房产对外出租并取得租金收入187.99万元,其中2021年96.48万元。至2021年底,所属重庆局5984平方米业务用房自2018年建成后一直闲置。至2021年底,所属江西局下属1家单位及吉林局、辽宁局10套房产无产权证,其中4套房产未按要求计价入账。
2019年至2021年,所属吉林局2368.7万元罚没收入未执行“罚缴分离”制度,其中2021年963.88万元。
2020年至2021年,所属陕西局、湖南局、福建局等下属8家事业单位13个项目预算科目编列错误,涉及金额4254.91万元,其中2021年186.86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福建局2个中央基建投资项目2014年以来一直未开工,1013.04万元财政资金闲置。
至2021年底,所属山西局、吉林局、新疆局下属4户企业未按时完成公司制改革;所属山西局下属2家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2020年,所属河南局、广西局下属2户企业少申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520.99万元。
2019年,所属江西局下属江西煤矿抢险排水站超预算采购设备117.35万元。
2017年,所属四川局未经批准,向其机关服务中心出借资金370万元,至2021年底有200万元未收回。
2015年以来,所属四川局、内蒙古局、山西局下属3户企业相关领导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
37药监局局本级未将所属2家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涉及收入8932.46万元、支出8860.44万元。
局本级代编所属1家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168万元。
局本级未将所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单位下属9户企业纳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编报范围,涉及资产总额1.75亿元。
局本级及所属7家单位在相关基本支出结转487.58万元的情况下,继续申报预算1951.94万元,2021年底结转538.79万元。
2019年至2020年,局本级和所属药品评价中心、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在租用设备用房或办公用房、采购物业管理服务时,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直接与采购对象签订合同,涉及金额1393.12万元,其中2021年支付409.54万元。
所属信息中心未将财政医疗补贴和宿舍管理费收入83.33万元纳入预算。
所属信息中心向下属企业转嫁房租66.08万元;至2021年底,违约拖欠中小企业工程款382.1万元。
所属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违规占用药监局机关服务中心下属企业的车辆128次。
2019年至2021年,所属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违规在会议费中列支交通费57.61万元。2020年至2021年,所属药品评价中心违规向10户企业收取会议支持合作费240万元,其中2021年220万元。
2019年至2021年,所属高级研修学院在无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向各省药监部门、药企等销售图书2.71万册,取得收入145.19万元,其中2021年79.97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的2户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所属中国药学会、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单位下属6户企业未完成公司制改革。
38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心本级在1个项目上年结转611.04万元的情况下,继续申领预算520万元,2021年底结转734.34万元。
中心本级项目支出预算体系设置不完善,有的未对相关职责进行细化,有的未细化到项目实施主体。
至2021年底,中心本级和所属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实施的2个项目因前期准备不足等,主要任务无法实施或推进缓慢,涉及资金1580.8万元。
2020年和2021年,中心本级和所属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等13家单位未将利息收入9491.27万元纳入部门预算,其中2021年4198.84万元。
所属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等5家单位2021年实施的9个项目未编报上年结转资金1594.45万元。
所属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1个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的情况下,未经批准改变项目预算支出用途,于2021年底支出25.45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等4家单位的3272.41平方米房产等资产未登记入账、账实不符;所属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等2家单位已处置的8324.24平方米房产仍挂在固定资产账上,涉及账面价值312.66万元;所属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等2家单位未办理5.39万平方米土地、房屋等资产权属证书。
所属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未经批准无偿出借95.32平方米房产。至2021年底,所属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3177.09平方米房产长期闲置。
2020年,所属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的1个政府采购项目存在串通投标问题,涉及合同额251.34万元。
39中国文联会本级将所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项工作经费预算100万元编入本级预算,未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结转资金2093.87万元列入部门决算。
至2021年底,会本级和所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3家单位1756.36万元项目结余资金未清理上交财政。
2020年和2021年,会本级和所属中国舞蹈家协会3个项目预算绩效指标存在未设置下限、缺少评分依据、目标不细化等问题。2020年,会本级和所属中国戏剧家协会2个项目在相关工作未完成的情况下,绩效自评均满分。
所属中国书法家协会1个会议超出规定人数147人,涉及支出40.36万元。
所属中国戏剧家协会在2个项目上年财政资金结转481.52万元的情况下,继续申领预算340万元,2021年底结转514.46万元。
所属电视艺术中心委托不符合资质的企业承担艺术考级活动并取得收入50.63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电影家协会部分办公用房账实不符;2006年以来,未经审批无偿向下属企业出借办公用房1146.35平方米。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摄影家协会等3家单位少计收入1139.37万元;所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3家单位往来款562.42万元未清理。
至2021年底,所属《曲艺》杂志社未办理150万元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工商变更登记。
2020年至2021年,所属机关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将会本级房产对外出租,租金收入25.88万元未上缴财政,其中2021年12.94万元。
至2021年底,审计发现的会本级未清理挂账资金中,仍有556.34万元未清理。
40中国记协会本级未将所属新闻培训中心纳入部门预算,涉及收入624.75万元、支出325万元。
会本级2个项目的9个绩效目标存在未设置下限等问题。2019年和2020年,会本级4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不客观、不准确,在未完成绩效指标的情况下自评满分,或在已完成绩效指标的情况下自评零分。
2019年至2021年,会本级在2016年至2018年的政府采购服务合同到期后,未按规定重新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逐年直接续签,其中2021年49.35万元。
至2021年底,会本级少计固定资产165.6万元、无形资产219.43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机关服务中心往来款53.45万元长期未清理。
41中国残联会本级1个项目的绩效指标不完整,未设置产出指标;所属中国盲文出版社1个项目缺乏细化量化的绩效指标,难以评价执行结果。
至2021年底,会本级和所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3家单位应收款1400.62万元长期未清理。
所属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未经批准向下属企业出租出借房产,涉及资产原值409.27万元。
所属单位个别司局级干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
至2021年底,所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482.27平方米房产闲置。
至2021年底,所属华夏出版社1个财政资金资助项目进展缓慢。
2016年至2021年,所属华夏出版社未将其主办的杂志和图书相关收入2349.83万元纳入本级财务,而是由其子公司进行核算,其中2021年488.54万元。
至2021年底,所属全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上海国际康复活动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未按时完成公司制改革。
至2021年底,所属华夏文化集团等2家单位出资成立的3户企业未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2020年和2021年,所属中国康复科学所违规开展经营活动取得收入1700.56万元,其中2021年980.38万元。
2020年和2021年,所属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少计收入1134.3万元,其中2021年220.2万元;至2021年底,少计无形资产15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