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审计” 发现违法违纪行为200条
100个典型“串标”迹象
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116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反廉洁纪律行为清单
11类457项部门预算资金管理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152个常见财务内控问题及原因对照表
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审计结果
359项公司风险控制点梳理
7大类41个问题!上市公司2022年报审阅发现存在的典型会计处理问题
一、财政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七、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扶贫领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三类20项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及对应整改措施清单
不相容职务清单
中央部门单位2020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1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中央部门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结果
九、公检法系统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二、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公立医院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五类220项企业审计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企业关键领域风险清单(65个)
企业审计问题清单:10类23个共性问题81个表现形式
八、企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八项规定最新红线要求五大类45个方面
六、资源环境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医保违规主要问题汇总
十、行政事业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一、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乡村振兴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七、中央部门单位审计查出主要问题清单
十三、社保基金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二、市县重点事项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十四、国外援贷款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合同风险防控的六类60个要点清单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审计5类38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国企经营管理行为关键合规要求180条
国有企业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问题及风险清单
地方高校审计发现的十大问题浅析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企业审计(2021年修订)
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8个方面共368项清单
巡查审计常见36种违规问题及整改措施(案例)
工程审计问题负面清单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质量抽查主要问题汇总
建设项目审计常见24个问题及对策
投资审计的负面清单(11类23项)和审计事项清单(13类41项)
招投标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情况报告
某审计厅100条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
浙江外国语学院审计发现常见问题防范清单
相同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审计15类617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业务审计6类318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经济责任审计5类623项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节日发放津补贴及福利不能触碰的“10大类31种”红线全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十类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归类解释汇编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常见问题11个方面200个具体案例
行政事业单位常见财务管理问题清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55个问答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违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要点内容
违反支出预算管理法规行为审计清单(共97项)
集团公司审计:20方面39个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预算单位审计常见的60个问题
预算单位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定性与处理汇编
高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
2023-05-01    2023-05-01    1561 字  4 分钟

相关法规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指出: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常见的不相容岗位

一、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 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2. 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3. 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4.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二、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请购与审批;
  2. 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3. 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
  4. 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5. 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三、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 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
  3. 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
  4. 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5. 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四、对外投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 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2. 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
  3. 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4. 对外投资绩效评估与执行。

五、工程项目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

  1. 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
  2. 预算编制与审核;
  3. 项目决策与项目实施;
  4. 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
  5. 项目实施与项目验收;
  6. 竣工决算与竣工决算审计。

六、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 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3. 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4. 固定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5. 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七、销售与收款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

  1. 客户信用调查评估与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
  2. 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与办理发货;
  3. 销售货款的确认、回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4. 销售退回货品的验收、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
  5. 销售业务经办与发票开具、管理;
  6. 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审批、坏账的核销与审批。

八、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筹资方案的拟订与决策;
  2. 筹资合同或协议的审批与订立;
  3. 与筹资有关的各种款项偿付的审批与执行;
  4. 筹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九、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成本费用定额、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2. 成本费用支出与审批;
  3. 成本费用支出与相关会计记录。

十、担保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 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
  2. 担保业务的审批与执行;
  3. 担保业务的执行与核对。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必要性是什么?

不相容职务既可以在事前规避舞弊行为发生,也可以在事中纠正财务舞弊。 一方面通过设置不相容岗位,严格执行定岗定位定操作。不相容职务分离措施严格执行,能够预防有意的舞弊行为。 另一方面公司各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相容职务相关人员在岗位上相互制约,在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并保证相关权利的制衡,从而彻底消灭舞弊滋生和繁衍的环境;对于比较容易发现的财务舞弊,不相容职务应该及时制止并实现实时控制。 我国法律上也有规定:会计岗位不能兼任出纳岗位。在职务定期轮岗方面,当不相容职务员工暗地勾结、徇私舞弊时,就使不相容职务分离失去意义。对此,需要在关键岗位进行定期轮岗。 例如:财务负责人进行5年制的轮岗、物资采购人、仓库管理员、审计、会计、出纳也要进行定期轮岗,移交工作也要有部门负责人监督。定期轮岗可以避免员工懒散、散漫的工作态度,提升员工全面素质,在预防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减少了财务舞弊行为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让员工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