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图
“三重一大”审计思路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纪检巡察财务审查关键点
21个科技结题专项审计、高企专项审计相关问题问答
一份详细的食堂审计方案
一文弄清围标串标审计:审计线索、审计程序、案例解析
三类20项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对应整改措施清单
专项审计的流程及要点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检查要点分析
事业单位往来款管理内审常见问题及定性依据
人事部门的业务,该怎么审?
人力资源审计:我的最新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审计怎么做?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3大阶段90个具体审计方法
企业合同风险清单
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的八项36类重点
公司印章风险汇总
分清什么是:预算价、标底价、招标控制价、投标价、评标价、合同价、结算价
十种 “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情形及审计依据
印章管理的风险点及关键管控要点
合同风险的23个坑!10大事项,2个细节
因公出国(境)费审计要点探析(附详细案例)
固定资产审计的9个方面
固定资产审计要点、问题清单及审计依据!
国有房产使用管理专项审计:问题建议、整改落实报告
地方审计部门发现的科技创新领域审计结果部分汇总
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
存货审计18个常见问题
审计人做巡视巡察工作,如何认识、发现并聚焦问题?
审计查出阻碍“放管服”改革问题及破解之法
巡视巡察审计查账:基本方法、技巧
巡视巡察工作中如何通过查阅资料精准发现问题
巡视巡察报告的问题底稿应包括哪些内容?
工会审计巡察:三方面28个问题清单、整改情况报告
工会系统经费管理使用负面清单
工会经费巡察查出15项违规问题和整改情况
工程结算审核与结算审计的区别!
工程结算常见的弄虚作假与最详尽的审计方法
工程资料清单
工程项目招投标常见问题的审计思路及方法
差旅费专项审计报告范例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5阶段35个核心要点(以高校为例)
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关注的8大重点
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关注的8大重点
招投标中100种常见违规行为
招投标全流程操作要点解析(从正确解读招标文件开始)
招投标常见的”专业行话53个”
招投标常见违法违规行为及审计方法
招标采购基本术语盘点
民办高校审计,要审哪些东西?怎么审?
浅谈招投标审计的重点及审计程序
消防验收中常见的130个问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审计探析
物资采购审计6大要素,55个核心关注点
科技专项审计应关注的六方面18项内容
纪检巡察审计检查“十点必看”
纪检监察办案中常见的36种财务违规问题及其整改措施全清单
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有什么区别
行政人事管理审计关注点与方法探讨
财务专用章、公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采购专项审计流程:3个阶段49个重要审计关注点
采购审计:访谈提纲模板、审计方案
销售审计:10大核心关注点(实用总结)
高校审计的现状和主要关注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审计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4大问题发现、原因、治理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高校食堂平抑资金管理审计思路探析
2024-01-01    2024-01-01    2699 字  6 分钟

01 价格管理

所需资料:

销售价目表、折扣政策、销售订单。

审计思路:

检查销售订单或者销售合同的价格与公司的价目表是否一致;检查是否存在低于正常毛率的销售;检查定制化的产品成本毛率核算是否正确;检查销售系统中的价格更新是否及时。

常见审计发现:

系统内销售价格更新不及时;折扣销售或者低毛率销售未经授权;利用大客户优势,低价购买产品后再销售给其他客户,并冒领奖励。

02 信用管理

所需资料:

客户目录、信用额度、银行汇款记录、应收款、销货明细表。

审计思路:

检查客户清单,是否存在黑名单客户继续赊销;检查应收款以及信用额度,是否存在信用额度外的销售未经审批;检查系统内信用额度的管控情况

常见审计发现:

存在信用额度外的销售未经审批;对于额度外的销售未提供担保或者未审批;未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未建立客户信用评估等级。

03 销售合同

所需资料:

销售合同、合同用印记录。

审计思路:

检查销售合同的版本是否得到控制;检查客户提供的非格式合同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检查财务付款是否存在不合理条款。

常见审计发现:

存在多个版本的销售合同;非格式合同条款不全;收款方式不符合公司利益。

04 订单管理

所需资料:

销售订单、售价核定表、销售发票、作废通知书、销售事故报告、样品领用记录。

审计思路:

检查销售订单的手续是否完整;检查是否存在及时订购,但是我方延迟发货的情况;是否存在客户订货但是长期寄存于我司的情况;检查客户临时修改订单,比如比原来增加的价格或者数量,是否补开了发票;检查强制被取消的订单,分析事故原因以及后续处理的情况;检查样品领用记录并分析样品寄送后的效果。

常见审计发现:

销售订单变更未经审批;客户订货,我方延迟发货;我方已经投入生产后被取消订单,导致损失;在接到订单后,销售人员还需要关注生产的进度,也就是交期的控制,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交货,这也是一种问题,当然质量也是一个。在这一块审计的时候,有时会结合生产审计的一部分内容。

05 样品管理

所需资料:

样品需求单、会计凭证、样品报损单。

审计思路:

检查样品需求单;检查对于大金额的样品是否收取的款项;现场观察样本是否存在损坏;检查样品归还记录。

常见审计发现:

大金额样品未收取费用或收取的金额被挪用;淘汰产品仍继续发样 ;样品未及时要求客户归还。

06 销售提成(返利)

所需资料:

营销方案、销售合同、销售提成表、返利支付凭证、销售费用明细账、员工个人借款明细账。

审计思路:

检查客户提供的发票与返利活动是否匹配;检查销售返利或者提成中涉及到临界点的销售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电话联系客户,并将公司实际销售与客户的采购数额进行核对,确认是否有差异;检查返利支付凭证,确认返利银行账号与返利单位是否一致;重新计算销售提成表,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常见审计发现:

客户提供的发票与返利活动不匹配;以甲经销商的名义开货,实际送到乙经销商,然后甲经销商的业绩被增长,也就是俗称的“开甲送乙”;业务员替客户代垫货款;返利收款人与返利单位不符,比如同一客户返利支付给不同的收款人、不同客户返利支付给相同收款人、返利归属单位与收款单位不一致、同一客户不同业务员支付返利。

有些公司的提成政策不是很合理。比如对销售人员新开的客户以及老客户的提成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导致了老业务员只要吃老本就行了,公司的销售业绩就会缓慢或者停滞。因此数年年以上的客户属于公司固定客户,不属于业务员的业绩。这一块在销售专项审计的时候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一块不是属于审计的范畴,但是如果是作为专项的提成审计,可以作为问题点提出来。

有时会存在计算提成业绩的时候,业务员个人短期内大量借款,在短期内又及时返还的情况,可能就是业务员用此笔款项来代为垫支客户的货款。

部分公司还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系统设置不合理,系统内允许同一个客户以多个抬头存在。这样一个业务员已经在开发这个客户了,结果另外一个客户发现这个业务员拿不下,自己另外注册一个,拿下了。轮到销售提成计算的时候,2个业务员相互扯皮了。这个也属于销售开发或者销售提成制度不明确。当在做访谈的时候,业务员反馈这种问题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咨询案来处理。

07 销售退货

所需资料:

退货申请、维修记录表、备品备件台账、备品备件领用申请表、质检报告、投诉记录。

审计思路:

检查12月新开发的客户,是否存在新客户大量购置,次月或者数月后退货,存在销售员为了达成业绩与客户签订虚假销售合同;盘点备品备件库,对于存在差异的,检查出入库记录,检查报销凭证或者上门拜访供应商,确认是否存在虚假报销;检查客户投诉记录是否被有效处理。

常见审计发现:

虚假销售、虚假报销外购备品备件、备品备件被挪用。

08 配件管理

所需资料:

零配件台账、零配件、维修申请记录、废旧零配件台账、废旧零配件维修记录。

审计思路:

检查外购零件购买记录,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价格的合理性;将台账与实物进行盘点,检查是否存在差异

常见审计发现:

外购零配件金额虚高;零配件被挪用;三包期之外的维修未收取费用。

09 财务管理(应收款)

所需资料:

销售开票记录、应收款明细账、发票作废申请、售价表。

审计思路:

计算汇票利息扣款与银行存款利息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合理;核对开票记录与销售订单,是否存在虚开或者预开发票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发票作废的情况,分析作废的理由是否正常,原开具的发票是否收回;检查售价表与实际收款记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短款或者溢款;对于逾期的应收款,列明对象、金额以及原因,与财务分析收款的可行性。

常见审计发现:

汇票提前现金解缴利息扣款不合理;应收款存在逾期款项;应收款坏账未有效审批;财务账上显示为坏账,客户已经交款被挪用;存在虚开发票虚列销售收入。

部分客户的汇款很有意思,他们是将合同款项扣除手续费金额,也就是说汇款的手续费是卖方承担。这种就需要在销售合同中明确,一般而言这种费用是买方承担的,就是财务费用银行手续费。

10 销售中的舞弊

销售中的舞弊并不少,主要集中在业务员截留货款、窃取公司物资、另外一块是上市公司特有的虚构利润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业务员截留货款往往是公司允许现金收款。当然有时也会有业务员称公司的收款账户存在问题,然后给了自己的个人账户之类的,要求客户打款到自己的私人账户。

业务员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虚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之后长期挂账。而财务上的对账,则交给业务员自行去对账。这个属于严重的内控缺失了。

对于内审来说,如果是管理层都知晓的,这一块其实并不严重。关键在于生产给客户的是否为定制化的产品。也有下属的分子公司的业务员虚构销售合同,然后放公司生产了一堆的定制产品,之后拿了年终奖走人的,这种就比较坑爹。定制化的产品的消耗就是个头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