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图
“三重一大”审计思路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纪检巡察财务审查关键点
21个科技结题专项审计、高企专项审计相关问题问答
一份详细的食堂审计方案
一文弄清围标串标审计:审计线索、审计程序、案例解析
三类20项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对应整改措施清单
专项审计的流程及要点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检查要点分析
事业单位往来款管理内审常见问题及定性依据
人事部门的业务,该怎么审?
人力资源审计:我的最新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审计怎么做?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3大阶段90个具体审计方法
企业合同风险清单
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的八项36类重点
公司印章风险汇总
分清什么是:预算价、标底价、招标控制价、投标价、评标价、合同价、结算价
十种 “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情形及审计依据
印章管理的风险点及关键管控要点
合同风险的23个坑!10大事项,2个细节
因公出国(境)费审计要点探析(附详细案例)
固定资产审计的9个方面
固定资产审计要点、问题清单及审计依据!
国有房产使用管理专项审计:问题建议、整改落实报告
地方审计部门发现的科技创新领域审计结果部分汇总
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审计?
存货审计18个常见问题
审计人做巡视巡察工作,如何认识、发现并聚焦问题?
审计查出阻碍“放管服”改革问题及破解之法
巡视巡察审计查账:基本方法、技巧
巡视巡察工作中如何通过查阅资料精准发现问题
巡视巡察报告的问题底稿应包括哪些内容?
工会审计巡察:三方面28个问题清单、整改情况报告
工会系统经费管理使用负面清单
工会经费巡察查出15项违规问题和整改情况
工程结算审核与结算审计的区别!
工程结算常见的弄虚作假与最详尽的审计方法
工程资料清单
工程项目招投标常见问题的审计思路及方法
差旅费专项审计报告范例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5阶段35个核心要点(以高校为例)
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关注的8大重点
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关注的8大重点
招投标中100种常见违规行为
招投标全流程操作要点解析(从正确解读招标文件开始)
招投标常见的”专业行话53个”
招投标常见违法违规行为及审计方法
招标采购基本术语盘点
民办高校审计,要审哪些东西?怎么审?
浅谈招投标审计的重点及审计程序
消防验收中常见的130个问题
深化“放管服”改革审计探析
物资采购审计6大要素,55个核心关注点
科技专项审计应关注的六方面18项内容
纪检巡察审计检查“十点必看”
纪检监察办案中常见的36种财务违规问题及其整改措施全清单
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有什么区别
行政人事管理审计关注点与方法探讨
财务专用章、公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采购专项审计流程:3个阶段49个重要审计关注点
采购审计:访谈提纲模板、审计方案
销售审计:10大核心关注点(实用总结)
高校审计的现状和主要关注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审计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4大问题发现、原因、治理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思路与方法研究
高校食堂平抑资金管理审计思路探析
2023-10-20    2023-10-20    3211 字  7 分钟

原文标题:大数据助推打通“放管服”改革“中梗阻”

近年来,中央持续推出“放管服”改革举措,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审计署近年来的政策跟踪审计公告显示,“放管服”改革在具体贯彻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反复性,如有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行政审批改革事项落实不到位、政府采购中设置限制条件以及违规涉企收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地生效。

审计查处阻碍“放管服”改革有关问题的主要类型

行政审批改革事项落实不到位。一是未按规定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如水利主管部门违规保留国务院决定取消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 二是行政审批事项未按要求整合,如城建主管部门未按要求对“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等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整合。

三是无依据设置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或未按规定取消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如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安全预评价等法律法规未明确须在核准前完成的事项,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

四是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费用违规由申请单位承担,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办理肥料登记行政审批过程中,违规要求申请人承担肥料产品检测等费用。

五是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监管平台未能有效应用。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规设置限制条件。一是发布政府采购招标公告时,要求供应商具备已取消或与合同履行无关的资质,如将已取消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作为供应商资格要求。

二是政府采购招标公告中或选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时,违规设置注册资本、区域等限制性条款,如要求注册地或经营地在辖区内或经当地主管部门出具书面认可文件后方可申请参与本地的投标。

三是招标时要求外省(地)法人公司中标后必须在本省(地)注册登记分公司或子公司,或法定代表人等必须持身份证到场参加投标会。

四是政府部门违规指定经营,限制市场竞争,如科技主管部门违规指定咨询公司为科研课题申报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收取服务费。

放管服”改革在具体贯彻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还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反复性。

违规涉企收费。一是违规征收已停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如违规收取国家已取消的农作物委托检验检测费。

二是违规将应由财政资金承担的评估评审费用等中介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或利用政务平台资源违规收费,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违规指定第三方软件公司向社保用户收取社保缴纳业务电子认证服务费。

三是依托行政职权及影响力,通过垄断经营、摊派、评比达标等违规收费,如受政府部门委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机构强制申请人参加其组织的考前培训并收费。

四是在未转企改制或未与主管部门脱钩的情况下,违规开展主管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并收取费用,如规划测绘院依托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划验线审批权力,垄断当地建设项目竣工测绘业务。

五是执行国家保证金政策不到位,违规收取或未及时清退保证金,如未及时退还已到期的投标保证金,占压企业资金。

大数据审计破解改革“中梗阻”的思路方法

(一)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核查行政审批改革方面问题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提取网页的程序,即按照使用者编写的程序或者脚本自动地抓取互联网信息。在当前政府行政审批和政府购买等方面信息公开已成常态的背景下,通过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分析地方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以及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互联网公开信息,锁定问题关键词,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自动检索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整 合、流 程 优化等方面信息,以及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公平竞争信息,集中批量查找违规问题线索。

首先,收集整理近年来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等文件,汇总国家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整理出“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字段包括审批事项名称、审批部门、设定依据、中介服务事项名称、取消下放决定等。 其次,根据上述清单,将取消、下放的具体事项或审批要件作为问题线索关键词,如“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防雷检测报告”“电梯合格证”等 ;然后,将公开地方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政务服务网作为目标站点,分析目标站点架构特征,编写针对该网络的爬虫程序,向目标站点发起请求,获取并解析标站点响应内容,自动过滤掉与主题关键词无关的链接,保留有用的链接放入等待抓取的序列,所有被抓取网页经过采集、过滤、储存以及建立索引,以便查询和检索,集中发现问题线索。最后,重点分析上述问题线索指向的行政审批事项,精准延伸主管单位和部门,调取业务档案,核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取消或整合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审批要件问题。

此外,针对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规设置歧视性限制条件问题,也可以按照上述思路方法,比如确定“注册地”“资质”等字段作为问题关键词,分析地方政府采购网网络架构特征,编写网络爬虫程序,核查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等文件中是否存在违规设置注册资本、区域等限制性条款,影响公平竞争问题线索,然后开展精准延伸核查。

( 二) 运用 SQL 技术,核查违规涉企收费问题

按照“以票控税控费”思路,通过收集分析地方政府减税降费有关税务发票、非税收入、部门决算等数据,系统梳理减税降费政策贯彻落实的业务特征和数据特征,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技术进行趋势分析、关联分析,集中发现问题线索。

一是核查继续收取已取消或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线索。首先,通过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互联网公开信息,收集整理《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汇总国家取消、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整理成涉企收费负面清单表,字段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名称、征收部门、设定依据、取消或减免属性、实施日期等 。

然后,收集地方政府《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在收全国性考试考务费目录清单》等,并结合从地方财政部门获取非税收入明细数据,整理成涉企收费正面清单表 。

最后,运用 SQL 关联分析,将涉企收费负面清单表和正面清单表进行比对,总体核查继续收取已取消或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线索。

二是核查依托行政职权及影响力,通过垄断经营等违规收费问题。首先,从地方编办和财政部门获取当地全部事业单位名单,并与工商登记信息关联得到上述事业单位投资的企业名单,整理出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明细表 。

然后,运用 SQL 关联分析,将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明细表与税务发票数据进行关联,获取上述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开票明细数据。

最后,筛选开票用途为“咨询费”“服务费”“培训费”“资料费”等名目的收费项目,作为依托行政职权及影响力,通过垄断经营等违规收费的问题线索,精准核查违规收费项目指向的部门和单位。

此外,行业协会、学会违规收费问题,也可以采用上述思路方法进行集中核查,即从民政部门获取行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名单,并与工商登记信息关联获取其投资企业名单,然后与税务发票数据进行关联,重点筛选开票用途为“培训”“评比达标”“咨询服务”等名目的收费项目,锁定问题线索单位及收费项目,进行精准延伸审计。

“放管服”改革这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放宽市场准入,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窗办理、最多跑一次等利企便民举措全面铺开……但也应看到,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成效仍是初步的,行政审批改革事项落实不到位、违规涉企收费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国家审计人员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需要持续探索大数据审计思路方法,不断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政策有效落地。(作者单位系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